过程,这完全能作为谈判筹码。”
他没有和林燃交流过,但是已经敏锐捕捉到林燃这是在凭空创造交易筹码。
麦克纳马拉除了在战场指挥上是废物点心外,在其他方面是绝对的精英。
罗斯托要积极得多,他翻开备忘录,指着苏俄援助数据:“先生们,我们不能忽略地缘政治现实。
苏俄和东大的分裂已让他们运输延误,如果我们显示决心,他们会计算成本,援助北越远不如核风险威胁他们的本土来的重要。
教授的想法有理论基础:联动政策,能将越战与军备控制挂钩。
总统的下台危机确实是杠杆,让莫斯科觉得您无所顾忌,从而推动他们充当中介。”
罗斯托内心乐观:这能强化阿美莉卡的遏制姿态,避免越战失败波及亚洲盟国。
罗斯托的全名叫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他应该是最早看透苏俄欺软怕硬本质的白宫高官。
在1951年至1952年期间,罗斯托接下了一个名为苏俄弱点研究的项目。
该项目由独联体赞助,并得到了白宫政府的大力支持,旨在找出苏俄在政治和心理战方面的弱点,并得到了顶尖苏俄问题专家和心理战专家的贡献。
随后罗斯托领导了一群坚定的冷战战士,他们被称为匡蒂科弱点小组,发布了一份报告,主张对苏俄实施核胁迫。
而这些专家背后的赞助商名叫纳尔逊·洛克菲勒。
这份报告里的关键观点,对此后的冷战造成了直接影响。
其列出了从易到难的提议序列,试图以这种方式去测试苏俄的真实意图。
推荐包括:
“推动德意志统一,测试苏俄诚意,认为这是测试苏俄让步的关键。
鼓动东欧的卫星国独立,认为这些卫星国的不满是苏俄的脆弱点和失血点。
强调在亚洲的经济援助和军事威慑,离间华国和苏俄,将亚洲国家从自由世界的主要问题转变为资产,大幅增加对亚洲欠发达国家的投资。”
没错,这份报告的观点完成于1952,发布于19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