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戴着防护服,动作精准。
这里之前是蓝箭航天的工厂,后来民营航天机构集体被整合后,这里是阿波罗科技的工厂,离申海足够近,直线距离才170公里,开车也就两个小时的车程,所以大量的生产制造环节被放在了这里。
方案确定后,张晓明带领团队来到这里监督整车的制造整合。
“张工,我们按照你们的方案,采用的是铝锂合金,轻质高强,减重到430kg。
轮毂直径60cm,四轮独立悬挂,电动马达每轮100Nm扭矩。”
接着工厂的工程师带他们去看驱动系统测试:在真空模拟室里,车子缓慢爬坡。
“张工,看,坡度30度,抓地力好。
不过如果放在真实环境里,还是会有一些小问题。
因为你想,月壤的颗粒太细了,我担心它会扬尘干扰传感器,你们的设计方案里,没有关于尘埃的防护措施,是否要加上?”
张工点了点头:“加上吧,重点就重点,本身这个重量也不是卡死的。”
刘元民则在电子实验室集成电路板:
“电源系统:太阳能阵列展开面积4平方米,效率22%,电池组容量2kWh,支持阴影区3小时操作。
热控:辐射器和热管循环,模拟测试从-200°C到+100°C。”
“通信模块用软件定义无线电(SDR),支持Ka波段高数据率。”
陈浩负责仪器部分:“螺旋钻杆,钻速每分钟10cm,集成振动筛分样本,NSS中子谱仪用氦-3探测器,灵敏度到100ppm氢。”
中间发生过一次热真空测试导致电池过热爆炸。
“差点毁了原型机,4个月还是有点太赶了。”
最终在申海的月球模拟场,VIPER月球探测车又对行驶、阴影区通信、钻头取样等环节进行了测试,测试通过后打包运往阿美莉卡。
张晓明他们以为这台无人月球探测车是运往火箭发射中心,准备在下一次登月过程中,踏上月球的土壤。
实际上也确实是去火箭发射中心,只是不是去文昌的发射中心,而是去遥远太平洋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