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在半导体封装材料上的精细工艺。”李建国握着陈明辉的手,热情地说道,“我们虽然也有研发,但在材料的稳定性、纯度和良品率上,和你们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一直想学习你们的know-how。”
陈明辉的心里涌起自豪,但更多的是悲哀。
通过和李建国的对话,陈明辉从这些大陆同行身上感受到了对技术有着近乎狂热的追求,他们也知道,霓虹和阿美莉卡给他们的是鸡肋,但他们相信,有了这些鸡肋,他们就能更快地突破技术瓶颈。
在参观了大陆的工厂后,陈明辉感到震惊。
他们虽然在核心技术上不如4v,但在基础设施、自动化和人才储备上,都展现出了惊人的速度,还有就是工作强度,果然和过去来大陆建厂过的台商说的一样,大陆确实有够拼的。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在华国的一周时间里,陈明辉对华国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放在整个华国版图里,鹭岛可不算是半导体产业重镇,真正的重镇在申海,在鹏城,在燕京,在无锡,在姑苏。
鹭岛不算边角料,但多少有点边角料的味道在。
鹭岛尚且如此,其他城市呢?放眼整个华国版图呢?
至少在围绕成熟制程的半导体产业链里,4v本土企业再无立锥之地,陈明辉心想。
当陈明辉回到4v,准备办理公司迁址事宜时,一方面把公司的一部分业务迁往鹭岛,他想的是缓慢迁移。
“我们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陈明辉指着投影屏上的全球供应链地图说道,“4v这边,我们是台积电、联电等大厂的核心供应商,这份关系不能轻易断,所以,我们继续保留在台湾的研发中心和部分生产线,主要用于最先进的高端产品,比如用于3纳米芯片的超高纯度环氧树脂和焊料。”
“大陆那边,我们主要开设中低端产品线。”他继续说道,“利用他们的土地、人才和供应链优势,生产用于28纳米及以下成熟制程的材料。
这样,我们既能抓住大陆这个巨大的市场,又能规避4v现在的风暴。
同时,这也是对当局的一个交代:我们没有放弃4v,只是在进行全球化布局。”
作为一名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的老兵,陈明辉深知“all-in”的风险。
他心里清楚,去大陆设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