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过去的量产光伏组件,光电转化效率在20%上下。
现在这个数字直接被翻倍了。
“在座的各位,我们都知道,光伏发电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它的‘看天吃饭’。阴天、清晨、傍晚,甚至被一片树叶遮挡,发电量都会大幅衰减。这让光伏电站的投资回报充满了不确定性,也让家庭用户感到困扰。”
他走下演讲台,来到舞台中央的一块玻璃展板前。展板后,是隆基绿能的全新光伏组件。
“我们不仅从根本上提升了光电转换效率,更在另一个被忽视的维度上实现了突破。
这都得益于林燃教授团队的另一个关键技术:对非平衡量子多体运输过程的极致优化。”
他挥手示意,展板上方的灯光熄灭,只留下一束微弱的、模仿阴天光照的LED光源。
那束光微弱到,人眼几乎难以察觉组件上有什么变化。
然而,旁边的实时发电数据显示屏上,原本归零的数字,开始缓缓跳动。
“大家请看,在如此微弱的光照下,传统的光伏组件几乎无法产生有效电流。
但我们的量子光伏组件,依然能够稳定发电。
这正是因为我们精确地控制了电子-空穴的运输路径。
我们通过材料的独特设计,让每一个被激发出的电子和空穴,都能够快速、高效地被收集,而不是在晶格中无谓地损耗或复合。”
钟宝生的眼神中充满了自豪:“这项技术,彻底解决了光伏发电的弱光痛点。
它意味着,我们的组件在阴天也能持续产电;在清晨和傍晚,发电时长比传统组件延长数小时;甚至当你的屋顶被部分遮挡时,整个组件的发电效率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断崖式下跌。
这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它将让光伏电站的投资收益更加稳定和可预测,让每一个家庭用户都能最大化地利用每一缕阳光。
从今天起,光伏发电不再只是晴天的特权。”
全场观众爆发出了更加热烈的掌声。
这次的掌声不仅是为惊人的效率,更是为这项技术所带来的巨大商业价值和社会意义。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