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某种意义上,这等于是在承认我们不行,必须要由华国人来牵头负责这个项目。
可见在柯西金的操盘下,苏俄对于修复关系的决心之强烈。
1969年,莫斯科
时隔数年,王曦继再次踏上这片冰封的土地。
记忆中,莫斯科是漫长的冬天,短暂的夏天,几乎不存在的春天和秋天。
这次来不是冬天,气温很适宜。
结合越战前线的炮火,阿美莉卡和苏俄之间在舆论上的冲突加剧,政治上的气氛同样火热。
但他依然能闻到记忆中的冷冽空气,这是一种感觉,是他对莫斯科的记忆被唤醒。
他知道,这一次,他不是作为客人,而是作为回归者。
在苏俄航天局的会议室里,他坐在长桌的一端,对面坐着他曾经的同事,瓦连京·格卢什科。
在多年前,他们曾并肩作战,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而努力。
但最终,两国关系的破裂,让他们各奔东西。
瓦连京老了许多,曾经挺拔的身躯也变得有些佝偻。
不过他们上次见面是在不久前的燕京。
这次看到王曦继的回归,瓦连京面带笑意:“王,我们又要并肩作战了,这次,我们相信我们能把大家伙给点燃,像土星五号把阿美莉卡宇航员源源不断地送上月球那样,我们也要把我们的宇航员送上月球。”
王曦继同样微笑着回应,他的语气平静而真诚:“当然,当然,在过去这三年时间里,我可没有停下来过,在理论和计算上,我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只要我们的验证顺利,我想我们很快就会成功。”
瓦连京张大嘴巴,这是他在燕京的时候所不知道的:
“N-1,它依然是我们的心病。
在你走之后,我们尝试过很多次,但每一次都失败了。
火箭在升空后,总是在某个阶段发生解体。
我们用了最先进的集中式控制系统,但它在面对多台发动机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