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国家都需要赢学。
苏俄需要,华国也同样需要。
在东欧的民众只能感受到帝国强大科技带来的荣光,其实很难谈有多少的代入感。
但华国能啊。
N-1火箭的总设计师是华国人。
过去苏俄一直搞不定。
华国人一加入,就帮你们搞定了N-1火箭。
这枚航天勋章的功劳起码有三分之一属于我们吧?
华国媒体也在宣传苏俄航天的伟大胜利,作为socialism阵营的一件大喜事,间接证明了socialism阵营在科技领域和自由阵营没有差距。
同时这样的宣传,也是在间接告诉民众,我们和苏俄的关系正在缓和。
但华国方面会着重强调,华国科研人员和华国科技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他们会强调,华国励精图治多年,厚积薄发,我们在过去别说玩火箭,就连基本的长枪大炮都得依赖进口。
现在我们能造电子产品,我们的电子产品销往全球,在socialism阵营里,我们生产的电子产品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其他国家加在一起才享受剩下的百分之二十。
我们能造火箭,有原子弹,有卫星,在全门类的工业体系。
如果只是华国人担任苏俄登月火箭的总工程师这件事,可能民众的感觉可能还没有那么强烈。
但当,华国的宣传和这二十一年来的科技发展、民生改善迭加在一起的时候,民众的感受就变得格外强烈了。
苏俄的宣传不是没有效果,不是没有感染力。
能够以真理冠名的报纸,又怎么可能连文章都写不好呢?
他们的问题在于,民众无感。
你的飞机大炮再厉害,你的航天科技做的再牛,给民众带来的冲击是那个时刻的。
当时刻过去,记忆就很快模糊,感受很快消散,你再在报纸、电视和电台里宣传,民众只会越来越无感。
以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