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瞬间照亮了迷局!
郑怀远在整理一批早期纸质档案的扫描件时,在一个标注为“已归档废表”的文件夹深处,意外发现了一页被疏忽而混入的、未曾录入正式数据库的“实验室原始监测记录残页”。这页纸边缘焦黄,字迹有些模糊,但记录的数据却触目惊心!上面显示,在某次所谓的“例行监测”中,雾江三号码头断面的多项关键重金属指标严重超标,数值远超国家标准数倍甚至数十倍!更令人震惊的是,残页下方有当时值班技术员的签名和简短备注:“仪器反复校准异常,数据可信度存疑,已报修,建议立即复测。”然而,后续的档案记录中,根本没有这次“建议复测”的任何记载,取而代之的是一份各项指标“全部达标”的正式报告。
这份几乎被历史遗忘的残页,其价值无法估量!它不仅提供了污染超标的直接原始证据,更揭示了数据造假和隐瞒行为并非偶然,而是系统性的,且其开端远早于之前的预估。更重要的是,它留下了可供追查的人证(那位签名技术员)和物证(这页被“遗漏”的原始记录)!
周文拿到郑怀远紧急传递过来的高清扫描件后,立即动用技术手段进行鉴定,确认了纸张年代、墨水成分和笔迹签名的真实性。他强压激动,通过最安全的渠道向秦风汇报:“秦局,找到硬骨头了!这是铁证,直指核心!”
消息传到秦风那里时,他正在批阅文件。他放下笔,久久凝视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刘玉凤的运筹帷幄,周文的精准指挥,郑怀远的专业执着,孙雯的细致入微,终于在这把“尚方宝剑”的庇护下,结出了这枚沉甸甸的、足以改变局面的果实。这份意外的“残页”,就像一把钥匙,有可能直接打开通往真相最核心地带的那扇铁门。
狂喜只是一瞬,秦风迅速冷静下来。越是接近真相,越是危险四伏。赵达康派系的反扑必将更加疯狂和不择手段。现在远不是庆祝的时候,而是需要以十二万分的谨慎,保护好这来之不易的证据和关键证人,并以此为契机,顺藤摸瓜,扩大战果,形成完整的、无法辩驳的证据链。
他立刻做出指示:第一,周文务必确保郑怀远和原始证据的绝对安全;第二,秘密寻访当年那位签名的技术员,尝试接触并获取证言,但必须确保其人身安全;第三,继续严密监控对手动向,防范其狗急跳墙,采取极端措施。
同时,他告知刘玉凤,让孙雯适当放缓明面上的审计节奏,转入更隐蔽的数据交叉分析和证据固化阶段,避免过度刺激对手,引火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