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简陋,墙上挂着儿子的奖状,桌上摆着各种药瓶,透露出这个家庭的经济压力和女主人的病痛。科长和护士耐心地询问李秀英的病情、用药情况,帮她测量了血压,并做了一些简单的健康指导。整个过程专业而自然,充满了关怀。
交谈中,科长看似无意地提起了李秀英的丈夫:“您爱人是在环保局工作吧?工作忙不忙?家里就您一个人,他照顾起来也辛苦啊。”
李秀英叹了口气:“是啊,在监察大队,经常要跑外面。前段时间更是,老是半夜回来,心事重重的……”她话说到一半,似乎意识到失言,赶紧停住,眼神有些闪烁。
科长没有追问,只是同情地点点头:“都不容易。现在市里区里对干部职工都很关心,特别是家里有困难的。有什么需要,都可以向组织反映。”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稍微严肃了些,“不过,现在各方面要求都严,尤其是环保、安全这些领域,责任重大。干部职工一定要遵纪守法,守住底线,不然,不仅自己前途尽毁,还会连累家人啊……”
这番话,看似是泛泛而谈的廉政教育,但在李秀英听来,结合丈夫近期的异常和隐隐感到的不安,却像一根针,轻轻刺在了她最敏感的心弦上。她的脸色更加苍白,手指不自觉地绞紧了衣角。
随访进行了约半小时,临走时,科长再次强调:“要保重身体,有什么困难及时说。也要多提醒您爱人,工作上的事,一定要按规矩办,清清白白最重要。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什么事都瞒不住的,主动向组织说明情况,才是对家庭负责的态度。”
他将一张印有市卫健委廉政举报热线(实为刘玉凤安排的特定安全线路)的名片,夹在健康宣传手册里,递给了李秀英,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这个电话,关键时刻也许有用。保重!”
门关上了,卫健局的人离开了。屋子里恢复了寂静,只剩下中药罐咕嘟咕嘟的声响。李秀英呆呆地坐在沙发上,手里紧紧攥着那张名片,科长最后那几句话,如同惊雷般在她脑海中反复回响。“瞒不住”、“主动说明”、“对家庭负责”……这些词语,与她丈夫王海涛近期的夜归、烦躁、以及突然多出来的钱,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巨大的、令人恐惧的联想。
她是个没什么文化的家庭妇女,但女人的直觉和对丈夫的了解,让她意识到,丈夫可能惹上了天大的麻烦。恐惧、担忧、以及对未来命运的茫然,瞬间淹没了她。她该怎么办?是装作不知道,还是……问问丈夫?那个电话,能打吗?
与此同时,在单位心神不宁的王海涛,接到了妻子打来的电话,声音带着哭腔和恐惧,断断续续地讲述了下午卫健局来人“家访”的经过,特别是那些听起来“别有深意”的话。王海涛握着电话的手,瞬间被冷汗浸透。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调查的触角,已经悄无声息地伸到了他的家里!
“他们……他们是不是知道了什么?”妻子在电话那头颤抖着问。
王海涛强作镇定,呵斥道:“别瞎想!就是普通家访!你好好养病,别管那么多!”但他自己心里清楚,这绝不是巧合。组织的“关怀”已经上门,这是在敲山震虎,是在给他最后的机会!
挂断妻子的电话,王海涛瘫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面如死灰。之前拿到那笔钱时的侥幸和窃喜,此刻早已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