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与太原城内地下党组织的“联络枢纽”。
地下党员通过榆次的铁路、公路,将太原日军的布防情报、物资运输信息传递至根据地。
为八路军的伏击战、破袭战提供情报支持。
于此可见,榆次是太原的“南大门、生命线与战略前哨”。
在抗战时期,榆次与太原的关系绝非“相邻城镇”。
而是“唇亡齿寒”的战略共同体。
榆次存,则太原南部有屏障、补给有通道、防御有缓冲。
榆次失,则太原无外围可守、无补给可依、无退路可走。
无论是太原保卫战的攻防、日军对太原的占领统治。
还是八路军在山西的游击抗战,榆次的战略地位都直接影响着太原乃至整个山西抗战的局势。
是抗战时期山西中部不可或缺的“战略要地”。
现在,江晨要攻打榆次,引起了筱冢义男高度的紧张和部署。
此时。
娘子关。
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东北的娘子关镇,地处山西、河北两省交界处,扼太行山井陉西口。
为晋冀的咽喉要地,是连接华北平原和太原盆地的通道。
总体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西部高、东部低。
抗战时期,娘子关与榆次相距约80-95公里(公路)。
其战略上核心是“保卫太原的东部门户与前沿跳板”。
战役中是“攻防联动的核心区”。
沦陷后是“日军交通控制节点与敌后抗日战场”。
两者的命运始终与山西抗战的战局紧密绑定。
其联动性不仅体现在军事防御与进攻的衔接。
更体现在敌后抗日斗争的相互支援,是华北抗战历史的重要见证。
很快。
江晨率领独立纵队的战士们抵达娘子关。
“司令,前面就是娘子关了,这是进入榆次的重要隘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