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亮剑:我,李云龙眼中的败家子! > 第363章 成王败寇,在此一举!

第363章 成王败寇,在此一举!(3 / 4)

    城墙根下挖了两米深的壕沟,壕沟里灌满水,水里插着削尖的竹刺。

    只要八路军敢从水里进攻,必定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而且,在壕沟外还拉了三层铁丝网,铁丝网之间埋了跳雷和诡雷。

    有的诡雷绑在鸡脚上,只要八路军碰动铁丝网,鸡受惊乱跑,就会拉响地雷。

    另外,在城内的制高点,比如钟楼和城隍庙的大殿,都被改成了炮兵观测所。

    山炮中队的四一式山炮就架在旁边。

    能根据观测所的指令,精准打击城外的八路军集结点。

    而在战术部署上,日军完全按侵华时的“据点战术”习惯来。

    他们把城内的百姓赶到东南角的“集住区”,用铁丝网围起来,派伪军看守。

    既防止百姓给八路军通风报信,又能把城内其他区域变成纯粹的战场。

    每个碉堡和阵地都留了“退路”。

    比如碉堡里有暗道通到后面的据点,一旦被围,能通过暗道撤退或得到增援。

    而且日军还搞了“夜间联防”。

    每个阵地晚上都派哨兵站在高台上,拿着探照灯来回扫。

    只要探照灯照到人影,附近的机枪就会盲射,掷弹筒也会往人影方向打照明弹,让八路军夜间偷袭很难成功。

    这样的方式屡试不鲜。

    1939年1月,八路军某独立团为打破日军封锁,对榆次发起进攻。

    主攻城北的部队刚接近汾河河滩,就被重机枪交叉火力压制,冲在前面的战士成片倒下。

    试图从铁路旁迂回的部队,刚跨过铁丝网就触发了手榴弹,爆炸声引来轻机枪和掷弹筒的打击,伤亡过半。

    而攻打古城墙的部队,好不容易冲过壕沟,却被城墙上的歪把子轻机枪扫倒在城墙根下。

    后续部队想冲上去支援,又被城内的山炮轰得抬不起头。

    此战下来,八路军付出了三百多人的伤亡,最终只能撤出战斗。

    日军依托榆次的地理优势,用轻重机枪、地雷和炮兵组成的立体防御,成了名副其实的“死亡陷阱”。

   

最新小说: 不学鸳鸯老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背欺里火宿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回到汉朝当大佬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九娘 破怨师 火烧黎明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