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安县援军必经之路上阻击了两天一夜,共歼敌八千余人。”
“其中包括鬼子一个半步兵联队,自身伤亡三千二百一十三人,轻重伤员还在往后方转运。”
“翼中军区部队牵制了鬼子的机动部队,打掉了鬼子的运输车队和两个炮兵阵地,歼敌六千一百余人,自身伤亡三千零五十八人,有三个连打得只剩不到一半人……”
每报出一组数字,副总指挥心里就在滴血。
八千、六千、三千、三千……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战士,是一个个等着亲人归来的家庭。
副总指挥深吸了一口烟,烟雾从鼻腔里缓缓溢出,眼底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痛意。
自抗战以来,部队就一直在缺枪少弹的困境里拼杀,每一次胜利都伴随着血肉模糊的代价,这些牺牲,像刀子一样扎在他心里。
但他很快便压下了翻涌的情绪,声音带着久经沙场沉稳的问道:“打仗哪有不流血的?战士们是为了把鬼子赶出中国牺牲的,他们的血不会白流。”
说着,副总指挥的目光落在统计表最下方的一行数字上,眉头微微一挑,语气里带着几分疑惑:“129师这边,歼敌一万零三百余人。”
“几乎吃掉了平安县城守敌和周边增援的两个联队主力,自身伤亡却只有两千一百六十人?”
“这个伤亡比,比其他部队低了近一半,怎么会这么少?”
站在一旁的参谋长连忙上前一步,手里拿着一份补充报告,递到副总指挥面前:“副总指挥,我们也核对过三遍数字,确认129师的统计没有问题。”
“具体细节还得等前线部队详细汇报,但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有两个关键原因。”
“一是李云龙的新一团、丁伟的新二团还有孔捷的独立团,这次作战时都采取了灵活的战术。”
“李云龙没硬攻县城,而是先派突击队端了鬼子的炮兵阵地,丁伟和孔捷在打援时也避开了鬼子的正面火力,专挑运输线和侧翼薄弱点打,减少了正面冲锋的伤亡。”
“他们三个人配合十分默契。”
“更重要的是……”参谋长的声音压得略低了些:“江晨的独立纵队这次给129师的几个主力团补充了一批从没见过的先进武器。”
“据前线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