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来日军想组织反扑,115师又对着他们的冲锋队形打了几白磷弹,蓝色的火墙直接把日军的退路堵死了。”
“不少日军宁愿投降,也不敢往火墙里冲。”
“115师师长说,这白磷弹的威慑力比杀伤力还大,日军见了都怵,再也不敢轻易冲锋了。”
参谋长的话刚落,作战室里突然静了下来,只有窗外的风声还在呜呜作响。
总指挥猛地吸了一口凉气,连头皮都觉得麻。
他打了这么多年仗,见过各种武器,但像白磷弹这样“追着人烧”
的,还是头一次听说。
瑟瑟抖!
甚至有些人感到脊梁骨凉!
“这白磷弹……”
总指挥的声音都比平时低了几分,眼神里满是复杂“威慑力确实够大,就是这烧人的劲头,连我听着都觉得心里紧。”
“120师长那边,战士们用的时候没出什么问题吧?”
总指挥无时无刻都在关心战士们的安全。
“放心,江晨同志早有交代,让战士们尽量对着工事和集群敌人用,避免误伤老百姓。”
参谋长连忙补充“120师长后来在电报里说,日军现在一听说咱们有白磷弹,都不敢轻易躲进暗堡里,连冲锋都变得畏畏缩缩的。”
“这武器的威慑力,比杀伤力还管用。”
总指挥露出了震撼的表情,缓缓舒了口气,靠在椅背上,眼神里的震惊渐渐变成了赞许。
“江晨同志不仅能造武器,还懂怎么用武器,考虑得也周全。”
“难怪几位师长对他感兴趣,原来是因为武器啊,哈哈!”
“哦,对了!”
“你刚才说129师在他带领下,一个个都富裕起来了,这又是怎么回事?”
“您这是问到点子上了。”
参谋长笑着合上小本子“江晨同志不光给129师送武器,还帮他们搞生产、扩队伍。”
“就说李云龙的新一团、丁伟的新二团、孔捷的独立团,这几个团以前的样子,您还记得吧?”
“当然记得。”
总指挥回忆道“去年冬天我去129师视察,李云龙的新一团。”
“战士们穿的棉衣都打了补丁,有的还露着棉絮。”
“手里的步枪有一半是缴获的老套筒,子弹每人平均不到五。”
“丁伟的新二团更惨,连重机枪都没有,只有两挺轻机枪,还是坏了修、修了坏的那种。”
“孔捷的独立团更不用说,刚在万家镇吃了亏,士气低落,武器弹药缺得厉害,战士们连吃饱饭都成问题。”
确实,李云龙,丁伟,孔捷在接手新团的时候,什么都没有。
一穷二白。
打鬼子?
靠的智慧和谋略。
然后一步步展起来的。
“可不是嘛。”
参谋长接过话茬“但现在不一样了。”
“江晨同志给他们支援了一大批武器,李云龙的新一团,现在每个连都有三挺轻机枪。”
“营里有重机枪,还配了两门迫击炮,战士们每人至少二十子弹,棉衣都是新做的,里面塞的是上等的棉花。”
“丁伟的新二团,江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