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头看书:“傻就傻呗,反正我不能对不起人家。”
两人对这件事有分歧,倒也没有吵架,就是各说各的。
静安要把家里的布料做成厂服,卖给车间的事情,她没有跟九光说。她担心九光猜到李宏伟帮她想的办法。
那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有些事情,静安不是很懂,她觉得想事情太费脑子,累得脑袋疼。她宁愿多看两页书,多干一天活,也不愿意想这复杂的人心。
人心难测。人际关系太难处理,别说工厂那么多人,就是婆家三两个人,她都处理不好。
遇到事情,静安能躲就躲,她从没想过主动迎接这些风雨,主动去处理这些矛盾。
她只是想,以后,尽量不跟公婆说话办事,低头过自己的小日子,慢慢地等待孩子降生。这总不会再招惹他们吧?
静安不知道,有时候不是你躲,就不惹事儿的。
世间的事,哪像她想的那么简单。她设想了十个可能,可生活往往是第十一个可能。
在这样的煎熬里,终于迎来了考试。
静安在小学校的考场里,整整坐了一天,终于考完。
黄昏的时候,她从学校大门走出来,她感到彻底解脱。
马路对面,站着几个年轻人,穿着淡蓝色的厂服,身旁立着自行车,有人还冲静安打口哨。
静安看过去,竟然是自己车间的工友,李宏伟,刘艳华,小斌子,还有两个工友。
静安喜出望外,快步地穿过马路:“你们怎么来了?”
小斌子笑:“师傅说,来接你凯旋而归。”
李宏伟推起车子准备走:“刘艳华要给你庆祝一下。”
刘艳华搂住静安的脖子:“走,咱们庆祝去!”
静安想通知九光一声,说自己跟着工友去吃饭。但她没法通知。
那是1993年,家里没有电话,静安也没有手机。
街角,廉家油坊旁边有个小吃部,挂两个幌儿。
静安觉得奇怪,小吃部都是挂一个幌儿。
众人锁好自行车,一拥而入,挑了一个单间。
掀开布帘儿,饭店服务员笑盈盈地走进来,把菜牌子放到桌上,让他们点菜。
刘艳华拿着菜牌子翻着:“我点个锅包肉。”
小斌子伸着细长的脖颈,往刘艳华手里的菜牌子上看。“我点个酸菜猪肉炖粉条。”
还有个青工说:“我点酱炖鲫鱼。”
李宏伟看着菜牌子,问静安:“你吃啥?”
静安憋了半天:“挂浆地瓜有没有?”
李宏伟笑:“你憋了半天,我以为你要整个硬菜,原来是挂浆地瓜,饭店能没有吗?”
众人要了六个菜。服务员上菜的时候,李宏伟把夹克的拉链拉开,从里面拿出一瓶白酒。
桌上的人们都笑起来,在饭店买白酒,太贵。饭店一般不让自带白酒。
李宏伟吩咐刘艳华:“小刘,你的秘密武器拿出来吧。”
刘艳华从包里拿出一袋瓜子,放到桌子上,大家一边嗑瓜子,一边说笑。
静安佩服李宏伟,李宏伟只是比她大两岁,但他做什么事情都有计划,成竹在胸。
刘艳华呢,无忧无虑,父母的婚姻打成那样,她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