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从过去的泥沼里走出来了。
她走出了跟九光失败的婚姻,走出了饥饿和无家可归,现在,她有房子,她有自由,她有个小摊子,她能吃饱饭,她每周还有权利接回冬儿住一宿。
她还有个作家的头衔,还在报纸杂志刊登了不少小说,她还有个小小的名气。
这些,都是她拥有的。
只要努力,她还会拥有更多。
是老谢的话,让她又有了勇气,她说:“哥,我有点事,想跟你商量。”
老谢说:“啥事,说吧——”
静安说:“你们不是在临江街修路吗?”
老谢说:“静安,你是不是想要开食堂?那我跟宏伟去说,一个表亲的小舅子,还能比你重要?”
看来,老谢已经知道静安要开食堂,跟李宏伟闹僵了的事儿。
他以为静安跟他商量,是还想在工地开食堂。
静安也从老谢嘴里听明白了,原来,李宏伟把食堂给了小舅子。
她说:“不是食堂的事,我小哥把食堂给小舅子,也对,他要是不给小舅子,那田小雨还不得作死他?这次我不要食堂,我想在修路地点支个冷面摊。”
静安往旁边的小摊小贩看了看:“哥,你看看,这里卖吃的太多了,一天挣不到啥,我着急,舌头都起泡了,我想挪挪地方,你看行吗?”
老谢没说话,吃完冷面,抬头看着静安。
老谢说:“你这点小事,还算事儿吗?再说,你在修路地点做生意,不影响修路里的食堂。
“那食堂,工人吃饭是不花钱的,宏伟干掏钱。工人要都去你的小摊吃冷面,那宏伟还省钱了呢!这对宏伟是个好事!”
静安脑袋轰隆一声,被斧子劈开一道缝。两只眉毛之间,第三只眼好像开了。她明白,她的小生意有前途了。
同时,她也明白了李宏伟的苦衷。
李宏伟工地的食堂,纯粹是李宏伟出钱,那是一块肥肉,田小雨既然要,谁也拿不走。
尤其是静安,要是李宏伟把这块肥肉,给了静安,那田小雨能把老坎子码头的江水,都做醋喝了。
静安心里对李宏伟的怨气,少了一些。她也怪李宏伟不跟她说清楚。
老谢说:“你去吧,就在大门口,让开一点,别堵了车道,还有——”
老谢打量一眼冷面摊:“这摊子不行,咱们这里春天风沙大,尤其修路的,暴土扬长,你的冷面摊还不得都是灰呀?工人咋吃饭?卫生要搞上去。”
静安想起九光举报她那次,她连忙说:“我知道了,可我的摊子就是这样的。”
老谢的同事说:“老妹,我们那里炸油条的,都支个棚子,就像屋子那样。”
静安说:“那棚子,咋整?我不会呀。”
老谢说:“棚子也不行,风沙太大,都灌进棚子。要不然,整个铁棚子。”
铁棚子,就是铁屋子,带门带窗的。很严实。静安上次去省城,跟弟弟静禹在光复路和长江路的小吃摊上,看到过。
那铁皮屋子,很多钱才能买下来吧?再说,怎么做铁皮屋?
老谢说:“这个,我也不懂,有你六哥和你小哥呢,你找他俩呀,留着他俩干啥?不用他俩干点活,他俩嫌得五脊六兽,把好机会都给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