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位置的那个人,这次调走了,调到别的部门。
高伟说:“我们李科长说了,让你赶紧准备材料,他好报上去。”
静安心里狂喜,但狂喜之后,心里还是有点担忧。
她说:“高大哥,报上去,能不能行啊?”
高伟笑了:“十有八九吧,这次,领导秘书还过问了一下,我觉得差不多。”
领导秘书?
静安说:“领导秘书是谁?”
高伟说:“是办公室的秘书,她问了一嘴,跟我们李科长说,这回你们自己推荐一个人吧,能干活的,你们以前说过一个,在杂志上发表过作品的那个——”
静安眼睛一亮,想起那次在大院,碰到的戒指女人。
静安问:“是女的?”
高伟点头,看着静安笑:“没想到,你还挺有人缘。这回我看差不多。”
静安说:“那我接下来,都要做啥呀?”
高伟说:“你要准备材料——”
静安发蒙:“什么材料?”
高伟看了一眼书桌上的杂志,他拿起一本《鹤鸣》杂志。
他说:“你发表在这上面的文章,还有,你发表在报纸上,或者是广播上的,你都收集起来,越多越好,打印成册,给我们科长送去。”
这就是材料。
静安说:“还需要什么?”
高伟沉吟了一下:“对了,写一份简历。”
静安说:“这些东西什么时候要?”
高伟说:“当然是越快越好了。”
静安说:“那我明天就去打印。”
公事谈完了,高伟和静安聊起文学,聊起创作。
静安的房间里很简单,一张写字台,两把椅子,一个书柜,外加一个电视,再就没有别的。
房间里最多的,就是书。
桌子上是书,窗台上是书,炕沿上是书,炕梢也有书。
书,在静安的家里随处可见。
高伟拿起一本书,看了一眼,是老舍写的《离婚》。
高伟说:“你要是喜欢看,我家里还有老舍的书,可以借给你。”
静安说:“那太好了——”
聊这些,两人说不完的说。
母亲在一旁逗冬儿玩,过了一会儿,母亲见高伟跟静安聊的都是闲事,好像工作已经聊完了?
母亲就问:“小高,工资待遇咋算?我们静安到了大院工作,算不算有编制?”
高伟说:“我们李科长没说呢,不过,别的部门也有这种借调的笔杆子,都是原单位的工资标准。”
母亲不解,诧异地问:“静安已经没有原单位,她现在是没工作,到了你们那里,工资咋定呢?”
静安笑着对母亲说:“妈,我不是没工作,我是小吃部的老板。”
母亲和高伟都笑了。
静安说:“要是按照原单位的工资标准,那我开小吃部,一个月能挣五六百呢。”
既然母亲已经替静安开口,静安就没什么抹不开的,她其实心里也一直惦记工资的事情。
她接着问:“高大哥,要是我到了你们科室,每个月能挣多少?”
高伟摇头,想了想:“这可不好说,原单位的标准,是指工厂上班时候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