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征文的日期逼近,还是狠下心。
静安说:“冬儿,你先睡,等妈妈写完就陪你。”
冬儿小声地说:“妈妈快点回——”
女儿,就是静安努力的动力。她要做一个让女儿引以为傲的妈妈。
本来,这个周日,侯东来要跟静安和冬儿吃个饭,但因为农民受伤的事情,侯东来一直守在医院里,没有时间和静安见面。
静安也忙,这一天,她要辅导四个孩子写作文,还要写小说。
一直到晚上,小说才写好。
静安又用了两天的时间,把小说修改好,重新誊写一遍,算是彻底完稿。
这天下午,跟李科长请个假,她带着稿子出了大院,进了斜对面的文化馆,去创作室找崔老师。
崔老师正忙着审稿呢,以前他不参与这些,后来稿子多,忙不过来,他也加入其中。
慢慢地,崔老师发现不会写作,不等于不会审稿,他也有艺术细胞,欣赏水平他还是有的。工作也就捋顺过来。
静安把厚厚的一沓稿子递给崔老师。崔老师笑着说:“快坐快坐,屋子里热吧,不敢开风扇,那就把稿子都吹飞了。”
房间里的桌子上,都摆着一沓一沓的稿子。有的掀开了,有的放到一旁。好几位老师在审稿。
静安看到这么多稿子,有些惊讶:“这么多稿件呢?”
她心里没底,怕自己的小说份量不够。
崔老师说:“这次比赛稿件超乎我们意料的多,但好文章少,你的小说如果好,就可能冲出去!”
静安笑了:“借您吉言!”
过了几天,却听办公室的高伟说,这次文学大赛也有人赞助,人家手里有名额,可能第一名已经内定。
原来,比赛也可以这样啊?
这些规则静安都不懂。她想起歌手比赛,电视台的乔丽丽跟她说过,赞助商是啤酒厂的厂长。
看来,歌手比赛,第一名也可能内定。
她不禁对比赛缺少了敬畏之心,有了一种不一样的心情,第二天,她就睡了一个懒觉,没有去东江湾练歌。
静安太单纯了,总是认为世上都是好人,不好的人只有九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