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子,帮他把多余的石渣敲掉。“这儿得留个窝。”他指着角落,“能种点草,像王婶门口那丛。”
王建军愣了愣,还真在角落雕了个小坑。后来晓梅真的在里面种了丛太阳花,黄灿灿的,看着就热闹。
雕到第七天,张启明又派人来了,这次是个戴安全帽的,说是“盛世收藏”要在巷口开分店,让他们赶紧搬,不然就“强拆”。
“强拆?他敢!”王婶拎着擀面杖就冲出来,“这巷子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他算哪根葱?”
张老板举着茶壶站在门口:“让他来试试,我这茶壶里的茶渣,都能把他淹了!”
街坊们全围了过来,收废品的老李头把铁钩子往地上一拄,“哐当”一声:“想拆巷子,先拆了我这把老骨头!”
戴安全帽的吓得往后退了退,嘴里嘟囔着:“是张总说的,你们别找我……”转身就跑,跟兔子似的。
王建军站在青石旁,手里的刻刀还在石头上走,突然觉得心里的劲儿更足了。他在青石上雕了群小人,举着擀面杖的、拎着铁钩子的、捧着茶壶的,跟真的一样。
“就得这样。”李叔蹲在旁边抽烟,“这巷子的魂,就是这些人。”
没过两天,张启明居然自己来了,没穿西装,穿了件夹克,看着倒像个普通人。他站在青石旁看了半天,突然说:“李师傅,我服了。这石头上的巷子,比我那店里的金牌子有劲儿。”
李叔没理他,王建军却忍不住问:“那你还开分店不?”
张启明笑了,从兜里掏出张名片:“不开了。我想跟你们合作,把这些石头故事做成文创,让更多人知道这巷子的好。”
大家都愣住了,还是林凡反应快:“合作可以,得按我们的规矩来——不能改样,不能偷工,赚的钱得拿出一部分修巷子。”
“行。”张启明答应得痛快,“我那店改成‘巷子故事馆’,专门摆你们的作品。”
这事就这么定了。吴涛的直播间炸了锅,都说“这才是最好的结局”。王建军看着青石上的小人,突然觉得张启明也不是那么讨厌,至少他懂了“巷子的好”。
雕到第十五天,青石上的巷子总算成了。王婶的包子铺冒着石粉做的“热气”,张老板的茶馆飘着石纹“茶烟”,门口蹲着的小人手里拿着刻刀,旁边堆着歪歪扭扭的石头,一看就是李叔。
揭幕那天,巷子里放了挂鞭炮,噼里啪啦的,像过年。刘老师特意从博物馆赶来,对着青石鞠了一躬:“这才是活的文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