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踏实!(1 / 2)

“这声儿,比当年听的还清楚!”老人摸着收音机,指腹在“为人民服务”上蹭来蹭去,“当年在田里干活,就靠这玩意儿解乏,听着听着就忘了累。”

王婶端着两盘包子过来,往老人手里塞了个:“大爷,尝尝我的包子,就着评书吃,得劲儿!”

老人咬了口包子,汁水流到下巴上,笑得像个孩子。

联展办了三天,收了满满一门板老物件:有补丁摞补丁的军大衣,有写满字的旧日记本,有缺了角的搪瓷缸,还有个布做的五角星,针脚密得能数清。王建军雕的石头故事也摆了一排,从歪算盘到布娃娃,从码头吊车到小马灯,个个都带着股憨劲儿。

闭展那天,林凡让大家在门板背面签名,老人用毛笔,年轻人用马克笔,小孩用蜡笔,歪歪扭扭的名字挤在一起,像幅活的画。张老板把门板竖在院门口,说要当“巷子荣誉墙”,永远不摘。

王建军蹲在门板前,摸着上面的签名,突然说:“俺要把这门板也雕下来,刻上所有名字。”他举起刻刀,在块大青石上划了道线,“得让后人知道,咱这巷子,藏着多少热乎故事。”

林凡看着他认真的样,又看了看院门口收拾摊子的王婶,举着茶壶的张老板,蹲在马灯旁抽烟的李叔,还有举着手机跟粉丝说再见的吴涛,突然觉得这“时光修补站”早不是个修东西的地儿了。

它更像个聚宝盆,把日子里的念想、交情、热乎气儿都攒起来,越攒越厚,像王婶蒸包子的面,发得鼓鼓的,咬一口全是甜。

王建军的刻刀在青石上磕出细碎的火星,门板背面的签名被他一点点拓到石头上,连小孩歪歪扭扭的蜡笔印子,都用浅刻的纹路小心勾了边。林凡靠在门框上看着,手里转着个旧铜环——那是今早收来的老门环,铜皮磨得发亮,上面还留着无数次叩门的凹痕。

“凡哥,你看这‘张’字,张老板写得跟他本人似的,歪着脖子呢!”王建军举着刻了一半的青石笑,石屑沾了满脸。

张老板正好进来,听见了就接话:“那是,我这字可是码头扛包时练的,一笔一划都带着劲儿!”他手里拎着个藤编筐,里面码着新蒸的米糕,“刚从李婶那儿讨的,她孙子满月,分点喜糕沾沾喜气。”

林凡接过藤筐,刚掀开盖,甜香就漫了满院。晓梅凑过来捏了块,糯米黏在嘴角,像只偷吃东西的小松鼠:“王婶的米糕里放了桂花,香得很!”

正说着,门口传来“吱呀”一声,那台红灯牌收音机被老人的孙子抱着,后面跟着个穿中山装的老者,手里捧着个木匣子。“小林师傅在吗?”老者声音洪亮,“我这有个宝贝,想放你们这儿存着。”

打开木匣子,里面是副老花镜,镜腿缠着布条,镜片上有个小缺口。“这是我父亲的,”老者轻轻摸着镜框,“他当年在私塾教书,总戴着这副镜批改作业,镜片那缺口,是被调皮学生扔石子砸的,他却总说‘孩子淘气是天性’,一直没换。”

林凡刚要接过,王建军突然“呀”了一声,举着青石跑过来:“您看!我雕到您父亲啦!就在张老板旁边,戴着眼镜特精神!”青石上,果然有个戴眼镜的老者,正低头在纸上写着什么,旁边还刻了个扔石子的小孩,歪着身子特俏皮。

老者看着石雕,眼圈慢慢红了,从兜里掏出块手帕擦了擦眼角:

最新小说: 我想追着你梦游 军区大院来了个睡美人 被逼自刎,嫡女重生撕婚书覆皇朝 最后一位死神 绝世游龙医仙 有染 爱与权涅槃:冷艳女总裁 道士下山1913 刷好感度暴击奖励,谁说她们慢热 季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