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21-o2-242o:22:12
时间消耗:家务大于娱乐大于学习大于锻炼
俗话说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这两句话我已经学到三四分了(满分三十分),有的时候还是会有一点心慌,会有一点紧张,但是会迅的平复下自己的情绪,身体并不完全属于你,有的时候还属于敏感多疑的情绪,还有一些冰山之下的潜意识,而潜意识是由很多生理学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等等共同构建的,也是你的一面,所以很多人才会在某个压力之下,呈现出连自己都错愕不已的一面(《白鹿原》里的鹿三点赞),可以这么理解,人是一个复杂的组成,可以分成这几大块,一大块是边缘系统等等组成的原始意识,一大块是你的理性,还有一块儿是我们还不了解的潜意识领域,也就是自我我本我一类的划分,肉体包含着三个灵魂,一个灵魂是原始的兽性,一个灵魂是我们的情绪,也就是心镜,第3个则是新皮质代表的人类大脑,也就是我们的理性。
(通俗直白的讲,也就是一个”
我居然想这么做”
“我想这么做”
“我不能这么做”
的区别)
今天吃饭的时候谈到了我结婚的问题,早已经处之泰然了,既没有心慌也没有意乱,也算是熟能生巧,逐渐钝性了,真正的船长苛求暴风雨的到来,暴风雨可以磨砺它的航海技艺,如果讨论太过深入,还是会让我有点不自然,说明物我两忘的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不够成熟。
(无立足境,方得干净,即便是唐僧那样的高僧不照样在打坐比赛中差点落败么,你把大便放到他的面前,他一样会皱眉捂鼻,有些苦必须小酌,有些苦别傻了吧唧的硬吃,懂得保护自己的心气儿)
吃完午饭之后并没有回去,下午陪着我妈跟大舅妈她们在聊天,我妈的确是需要跟人聊天的,尤其是女人,都需要话疗,只不过现在的居住环境没有了以前左邻右舍,街头巷尾的聊天条件,以后成熟的话还是得找一个可以良性社交的环境会比较好,这些亲戚们聊天的内容也是在忆往昔峥嵘岁月,我也了解到我妈的脾气的确是浑然天成的,比较暴躁极端,小时候有人在她的棉裤上面用炭火烧了一个洞,她就死活不回家,躺在别人家地上,别人说帮她缝补,她不依不饶的说这是新裤子,怎么缝,总之就是躺在地上怎么都不肯起来,还是那个亲戚晚上去找我妈的闺蜜,也就是那个胖胖的阿姨过来解围,最终才了解,还有一次把她姐姐的头,用椅子打破了,还把她的作业本也撕烂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然可能在某个点因为某件事生心境的突变,也就是俗称的【想通了】。
人啊!
只能自渡,不能犯“皇帝不急太监急”
的毛病,更不能揠苗助长,只能默默的去鼓励引导。
晚上跟外甥骑着自行车兜风,现小镇上面今年出现了不少共享助力单车,出去转了一转,15分钟以内两块钱还比较便宜,除了车把太过灵活之外,其他都还不错。
很多人都是没有根性的人(也就是没有稻盛和夫口中的【无论如何】强势基因),没有重心,没有主见,只知道人云亦云,是从众的羊,裹小脚的有它们,鼓掌喝彩的也有它们,扎辫子的还有它们……
当然身处在乌合之众的环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