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蓉生蚝好吃,多吃了吧?”
“先生,你真神人呀,这个你就猜得到。”方越荣突然发觉我有些深不可测。
我哪有深不可测,这些里面就这些东西,吃了容易上火,不会再来第二春吧?
“怪不得方大人,你这么精神,原来是吃这个啊,这个的确不能多吃,吃多了容易上火,还不容易发泄,但是千万别做出违反规定的事情。”
方越荣这个老头睁大他那双眼看着我。
“不会吧,先生,你把我想成什么人?所有的规矩我都记在心里。”
“你看,你还着急了。”旁边的周星辰看着我们两个斗嘴,差点笑出来,他也觉得方越荣这个老头挺有趣的。
这个时候,方夫人走了出来,几乎全是海鲜,还有一些时令蔬菜。
“明天,我想去找一下袁老,看看他们怎么样了,需不需要帮助。”
“他呀,这个老人家,一旦到了实验田里,几乎是废寝忘食,连老夫都挺佩服他的。”
“那现在农业大学建在哪儿?”
“就建在袁老他们住地的镇上,现在全是学生,边学边实践,好像快插秧了。”方越荣想了一下。
“现在就插秧了?”我想到现在帝都,可能连雪都还可能刚开始化雪吧。
“听说袁老的学生,在深山老林里找到几株原始稻株,听说是早稻的品种。”
“如果袁老有事儿求到你,你可照办,哪怕有些规矩也可以迁就一下。”
“我知道,先生,这个你放心。”
“那不是,这儿一年能种四季?”我突然想到这个问题。
“四季不四季,我不太明确,但是他好像跟我说过一句,最后可以再生稻。”
……
早晨的晨雾里面,感到了一丝宁静。
实验田里,有很多学生在观察稻株的生长情况。
袁高量站在田里面,观察田中的几株稻株,紧接着又有几个学生下去,男女都有,我在旁边看了一下,伸手在田里试了一下水温。
“还是有些冷的。”
“先生,要不要叫一下袁老?”
“不用,等他忙过了我去找他。”就为了这一句,一直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我才找到袁老。
“先生,你什么时候来的?”
“刚到,刚到。”我连忙说了一句。
“袁老,有没有什么困难?”
袁高量想了半天,摇了摇头。
“都好,还没有发现什么困难,就是有些地方的学生过来,开始有一些水土不服吧,不过一两周他就习惯了。”
“袁老,我问一下,在南岛上面,能种几季稻?”
“三季稻后面加一季再生稻。”
“那这儿将来和临川郡,龙湖郡作为华夏国家的三大粮仓。”
“先生,你应该把原来的南国也作为粮仓才对。”袁高量补了一句。
“对对对,我把这个地方给忘掉了。”
“先生,你要不出去看看南岛平原,那儿的光照充足。”
“好的,袁老,我一定会去看的,我会发封电报,叫民生制造局,把收割机给你研究出来。”
“对的,先生,我看见那个视频,看见大型收割机一来一去,水稻就收割完,真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