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儿的房子还不够吗?”
“那你们说呢?还有这种小学不远处,中间还夹杂着一座中学,差不多,相当于从一年级到初中毕业之后,住这儿的人都能完全不用接送的那么劳累。”
“你们知不知道,这种房子的有座名称叫什么?”
这次连朱雨墨都摇了摇头,他不知道我问的这个话是什么意思。
“学区房,我们会按照这儿读书的户籍制度来做,只要你是在这儿住的,孩子首先入住这座学校,毕竟这样会少很多麻烦,一旦这儿的小学生不够,才能让外面的学生进来,你们想看这是不是这个道理。”
我边说边看他们,却发现有一个人记得速度特别的快。
“这位是谁?”
朱雨墨看我指着一个人,连忙出来说道。
“他是帝都日报的生活栏顾问记者,今天过来,就是想看先生如何破解这道难题,现在看来几乎是不用宣传。”
但是这位记者,却是个死脑筋,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既然看到他了,他只好走出来。
“请问先生,那你应该知道,每套房子的售价是多少吧?”
“这个我明白,按一家六口,夫妻俩加两小孩子,买一套一套三的,大约按中间价来说吧,一百八十两银子,每个月固定的向银行缴纳贷款一两银子,差不多十五年左右,就能还清贷款。”
“先生,你很可能不知道,现在华夏有很多人,夫妻俩还挣不到一两银子,你让他们怎么活呢?”
这句话在以往算是大逆不道,但是在我听到却显得很正常。
朱雨墨正想发火,却被我抬手制止。
“这就是有事讨论事情,跟立场无关系,你刚才这一句话问得很好,还有很多地方,夫妻俩连一两银子也挣不到,你应该说的是,农村或者是小县城吧,应该有的,小县城也不应该挣不了一两银子啊?”
“我说的就是农村,有很多农村种粮食,肯定达不到你说的这个要求。”
“那我问你一下,这一片有多少套房子你知道吗?”
“我知道,我去住建司查询过。”
“这是给那些先富裕起来的人购买的,如果让全华夏都购买这种房子,是很不现实的?何况这儿也住不下呀?”我微微一笑看着这名记者,他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对不起先生,我知道我错哪儿。”不得不说,这名记者觉悟还是挺高的。
“我知道该怎么写了,但是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设置七十年的产权呢?”
我只好把所有的事情包括商业用地十年,综合用地六十年,住宅用地七十年。给他们详详细细的解释了一遍。包括为什么到最后,需要到期之后还要用什么来解决,都给出了答案。
只好用最简单的解释,给他们讲清楚了之后,他们才明白,这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然而很多工作人员,却没有盯着这个问题问,而是在想些什么问题?
“你们想什么?就直接说出来吧,有先生在这儿会给你们解释清楚的。”朱雨墨也不知道自己的工作人员在想什么。
有一位女工作人员走了出来。
“那我们工作人员可以购买吗?”
“可以呀,为什么不可以?商品房就是向普罗大众全部放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