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的一块小地方,我们在上面建起了住房,专门给华夏海运公司职工住的,由领事馆统一管理。
我们在晚宴上,庄云又从身上拿出了一封信递给我。
“夫人写的。”
我接个信封揣在身上,又向其他的教师团队看了一下,有老有少,吃饭的样子一丝不苟,我在边吃,好像还在商量什么?
一个熟悉的身影,但又仔细看了看好,像只能说熟悉,但不是他。
“那位年轻人是谁?我怎么感觉到很熟悉?”
庄云顺着我看的方向望了一下。
“先生,你是问那个年轻教师吧?”
“对呀。”
“吴子安的弟弟,吴子玉,最小的一个,在这一群教师当中,他是挺拔尖儿的。”
“我听吴老说过,他的这个最小孙子不想从政,只想当名教师,越成儒赵老,把他带在身边学习,他能把两种语言混搭,说的很流利的。”
“吴子安现在任海城郡太守,应该是他家里的主意吧。”
的确是,现在虽然消灭了世家门房,但是。义父的手下几乎全是他的学生,难免不会让人遐想。
“对了,先生,老丞相他们通过一个意见,就是在华夏各地组织国营的建筑队修建房屋,因为他们看到了房屋的需求挺大的,又成立了一个质监局,对房屋修建实时实时监测。”
“朱雨墨他主持的会议,对各地的民营企业进行放宽,但是他们有一个要求就是,农忙时节必须放假回家,种地种粮食,不管是国营的还是民营的。”
“这个我知道,没办法,华夏的人口基数太少,只能这样。”
“他们在海城郡试点,如果可行的话将全国推行。”
“这个主意好。”
……
黑达尔早报,这些天记者出去采访,回来进行编辑。
浪荷王朝的老百姓听说还有春节,全部放假,感觉到挺不可思议的,当时阅读报纸的先生,说放假还有工钱,还有年终奖之类的。
“这不可能,这不可能,哪有这些事情,前些天我们家里的人回来没有说。”
“是真的,我们家的回来说过,好像不知道会不会发。”
“怎么可能呢?难道东家嫌钱多吗?”
“既然都登报,应该是真的吧。”有的人连自己都说服不了。
“不管怎么样,反正这两天就要回来了,问一下就明白。”有的人不着急,有就有,没有也很正常。
黑达尔早报后面一个整板,就是华夏农历表。
有识字的,专门买了一张这个农历放在家里。
“春节,就这个月初一,还有五天就到,我倒想看看他们春节是怎么过的。”芦金石拿着早报,盯着后面的农历表。
不但是华夏人兴奋,本地人也很兴奋,他们就想看看是怎么回事,怎么华夏人把这个春节,看得如此的隆重。
工人们陆陆续续的回到了黑达尔抑城,有的也回到了其他县城,这些人的脸上都挂着满意的笑容,特别是南城区,这个贫困的郊区,很多年没有听到过笑声,又重回到了贫民窟。
“黑牛哥,新年快乐!”他们并不知道,新年是什么。
“大家都新年快乐!”大黑牛同其他乡里乡亲,挥手告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