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鞅听完,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神色。
庄周和惠施在旁边围观了儒法之争,后者不由得嗦牙根,“都惦记起千年之后的事了,想的可真多!”
“我能够顾及后世百年,就已经很好了!”
庄周摊手,“想的太多,烦恼就多。”
“所以我懒得去想现世的事,只想沉浸在自己梦里。”
“那你的妻和子呢?”
庄周顿时改口,“那还是要照顾的。”
自在逍遥,又不是舍弃人性。
既然有了家人,自然要尽到相应的责任。
最后,何博总结:
“虽然各家自有论点,然而一天下之事,却是受到公认的。”
“无论是统一疆土,还是统一人心。”
“不统一,就要有更多的动乱。”
“只是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是以国家为主,还是以个人为念;以结果为主,还是以过程为念,仍旧需要凭借后世所发生的事去论证。”
说完,
何博还笑了一声,“幸好杨朱不在,不然这场辩论,还要更加激烈!”
杨朱,
是道家的传人,
但比起老子的“无为自然”,庄子的“逍遥洒脱”,他更加强调个体的自由。
所谓“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就是这位先贤的名言。
而杨朱死的时候,还是魏文侯之时,
何博当时在漳水里泡着,便跟这位先贤擦肩而过了。
不过以对方的豁达,也早就说过“且趣当生,奚遑死后”的话,想来是不在乎阴不阴间的。
毕竟杨朱之所以摆成那样,就是因为“人活着,就会死”,而死后大家都会烂掉,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其学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