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终有一天,都要归入大海,或者升腾上天,成为云汽。
殊途同归,
哪里用得着别人过度的干预呢?
他只是问,“怎么你的书里,还要夹杂别人的文章呢?”
何博就说,“要是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怎么能叫《杂说》呢?”
毕竟死鬼可不好发表新文章给世人看,不然某些人见了,只怕真要提前下去,跟死鬼面对面交流了。
至于托名著书?
那都托名他人了,必然要往更有名气的先贤身上靠,比如黄帝、神农等等。
商鞅他们可还没有这个资格。
不过,
他们也不在乎这点名声。
改革变法,已经让他们活着的时候被骂了不知多少,难道还能指望死了以后被人怀念追悼?
“对了,我就要去邾国,你跟不跟?”
何博把书册收好,又对庄周提出邀约。
“不去。”
庄周说,“前段时间才和孟子与见了一面!”
孟子在因讲学不顺,而返回邾国的路上,是要经历宋国的。
想起自己曾经因为鬼神而和庄周产生的缘分,他还特意找到对方,与之见了一面。
庄周当时正因为自己种出来了一个大葫芦而高兴,见到来访者,就对他说道,“这么多年了,你看起来比我要苍老太多,应该是宣讲仁义的道路,走起来很艰难吧!”
孟子淡然笑道,“我才四十三岁,即便再艰难,也是能继续坚持仁义几十年的!”
“我现在收了很多弟子,教导他们道德的重要性。”
“等到天下太平以后,我的弟子们就可以把仁义发扬光大了。”
庄子就说,“你梦想的实现,还要等好几代人才行呢!”
“反正你我活着的时候,天下是不可能归于统一的,为什么现在不放弃,享受眼下自然的快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