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蒙恬想说:
文恬武嬉,就是从微末之事上开始的,哪能因为天下安定,就放松武备和训练呢?
长公子学习儒家的智慧,怎么会不读《孟子》,不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呢?
但最后,他没有将这些话说出口,只是告诉扶苏,“这是朝廷的制度,我身为军人,只是服从命令罢了。”
于是,
等到扶苏继位后,
他便提议将那“失期当斩”的规律改变。
但落在朝堂的贵人眼中,这就有点触犯大秦的根基了。
秦国能一统天下,
首要在于军事强过六国,因此可以横扫。
而且军功爵制实行了百多年,上下得利者不知多少,
哪能因为天下统一,就废弃这个制度呢?
北边的匈奴,
南边的百越,
乃至于东渡大海,至今没有被找到的齐国余孽,
都是大秦锐士的敌人,都可以带来新的军功嘛!
但扶苏的态度很坚定,黑状也重新登上朝堂,对这位新帝表示了极大的拥护和支持。
黑状做事,还是比自己那不争气的儿子要成熟很多的。
他复出之后,很快联络上了跟黑氏交好的那些官员,以利诱之、以理服之,让他们支持起了二世皇帝。
于是最终,
双方各自退让了一步:
边防乃国之大事,
现在长城还没有修好,匈奴又有卷土重来的势态,不能够疏忽。
所以上郡那边的戍守,要遵循旧制。
但是在内地和东北地方的戍守,却是可以放松一些,采用更加宽松的制度。
位于东北的燕地,距离秦朝的中心更加遥远,匈奴的主力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