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皇后跟他的关系不好,相处多年也未曾有孕,于是皇帝便放弃了这个天真的想法。
对比起“嫡长子”,
皇帝知道,
统治一个庞大的,正在欣欣向荣的国家,更需要一位有能力、有智慧的君主。
所以他考察起了自己的众多子嗣,最后悲伤的发现,天赋最为出众的,正是他怀中才两岁的小儿。
其次,
则是他那个庶长子。
其余子嗣,不仅没有显著的才能,就连品德都岌岌可危。
这让皇帝怀疑起自己:
难道是我的种子不够好?
还是我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对?
可皇位传了三代,皇家的教育制度已经完善,前两任帝王取得的成就,也证明了老刘家的种子水平不差。
对此,
皇帝只能将一切归咎于那飘渺无踪的天意,然后想要静静等待着子嗣成长。
如果他可以活到第十子成年,
而等到那时候,后者没有长歪,仍旧聪慧伶俐,那皇帝就要忍不住了,行赵简子故事了!
奈何群臣并不认可皇帝的想法。
册立太子,
这是国本大事,
怎么可以拖拖拉拉,迟疑不决呢!
皇帝已经继位三年了,地方不听话的诸侯,也在今年清扫了大半。
凭什么还不立太子!
何况太子之位没有确定,
他们又凭什么博取“从龙之功”呢!
所以,
朝堂群臣在这几天,总是为此爆发争吵,手里捧着笏板,跟皇帝瞪着眼睛闹脾气。
就连在后宫安养的太后都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