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作为诸夏同在海外的分支,一到长安就忍不住跟东瀛比较了起来。
虽然吴国建立的时间,比之齐国要更晚。
虽然吴国对大汉来说,是负有“原罪”的。
但对方到底因为恭顺,以及域外秦夏这两个刺头的衬托,得到了皇帝的赦免。
之后,
吴国的使者便凭借“汉室宗亲”的身份,在长安城中各种活动,彰显南洋的存在感。
他们主动拜访了吕鹏这些齐国“遣汉使”的居所,在得出“东瀛物产不如吴国,以至于如今两国形势差不多”的结论后,便在吕鹏他们面前翘起了尾巴。
汉朝的贵人们闲来无事,也很喜欢讨论两国的情况,想要搞明白为何同为海外之国,齐国和吴国却有如此区别,以及哪一方更加有利于汉朝影响力的扩张。
作为居于长安的贵人,
他们自然听说过域外秦夏两国之事的。
对于这两个上蹿下跳,跟自己争夺“正统”的存在,贵人们也很不喜欢。
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高贵的地位,是依附于汉朝才得以拥有的。
如果汉朝的地位滑落,他们又凭什么保持不变呢?
所以,
原本沉浸在中原繁华中的贵人们不得不爬起来,拥护起要求“扩张、扩张,再扩张”的皇帝,去打击那两个竞争对手,以证明中央之国的伟大。
齐国、吴国,还有西域交南的依附,都让贵人们觉得满意。
但这些还不足以让贵人们从“地位可能受到挑战”的危险感中摆脱出来。
他们想:
域外很多地方,已经被秦、夏占据了。
那么海外呢?
海外是否还有汉人可以夺取、开拓的土地?
而齐国和吴国的相继出现,
便足以说明,海外的确有着广泛的区域,等待人去占有。
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