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者们便说自己已经搜集足够了,要把接下来的精力,都放在整理编撰上。
“无妨,这些事情我们也可以帮忙的嘛!”
找上门的老者只抚须而笑,还说自己人脉广泛,可以找来更多的人,替他们修书。
两位使者只当老者是在开玩笑。
以赏金换取典籍之事,有类买卖,买定离手,便要一拍两散。
但修书之事,并非一朝一夕可成。
天底下除了皇家贵胄,世家大族,很少有人能做到这样。
偏偏对方说话算话,真给使馆拉来了许多气质不凡,口吐文章腹有谋略的学者。
他们齐聚在这里,竟显得比当初皇帝下诏,令地方察举贤良还要热闹。
使者作为主持者,一时之间,还有些找不到地方落座了。
未央宫的主宰听说了这件事,还一头雾水起来:
“难道我爷爷当年没有把书都收集完吗?”
他派人去使馆探查,取来一些书册观看,最后惊叹道:
“《杂说》怎么又多出来不少文章?”
对这本奇怪到不知道该归入哪一家的典籍,皇帝是看过的。
因为里面的观点多样,
文章之间颇有执笔之人隔空吵架的姿态,
让生性奔放,喜欢新鲜东西的皇帝很是喜爱。
他以为自己对这本书,已经很熟悉了。
谁知道如今再看,还有许多不曾了解的地方。
至于为何不怀疑其为后人伪作,攀附前人?
那只能说,
那些多出来的文章,属实跟之前所作“不忘初心”了吧。
“竟然还没吵完,这书莫非是神仙所作?”
看完了《杂说》最新篇章的皇帝忍不住嘀咕,然后在心里笑道,“若当真如此,那这些神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