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哪天它们枯死了,又让儿子感到那要命的炎热。
齐使静静的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心里对夏国的好感,又下降了一些。
他私底下对同伴说,“我原本以为作为大国,应该像大汉那样,君主贤明百姓安康,天下一派的其乐融融。”
“谁能想到,大夏拥有这么大的土地,这么多的人口,却让百姓困苦成这样呢?”
年长的同伴看着他那张年轻的面孔,张口便说,“你这是年轻人的想法!”
“如果生在前齐王的时候,你哪里还有机会,对别人动恻隐之心?”
“只怕是自己为人奴隶,求生都难呢!”
同伴嘴里的“前齐王”,指的自然不是已经退位,乐不思祖宗的延陈侯,而且过去那位任用倭人,骄狂自傲的君主。
在这位的治下,齐人的生活,可比夏人还要凄惨!
之前的老者还能给子嗣修坟栽树,年年哀悼。
生在偏僻东瀛的齐人,又哪有这般条件?
同伴年近五十,少时经历过缺衣少食的痛苦,可不比生长在姜齐治下,目睹国家日渐繁华,还曾有过遣汉使经历的齐使。
对方听了他的话,心里知道的确是这样的道理,但还是有些难受。
他自幼学习儒学,遵从先贤“仁者爱人”的教诲,有匡扶天下、辅佐君王,以至尧舜的梦想。
还没来到夏国之前,
齐使听说夏国除却推崇儒家之外,还有尚贤兼爱的墨家流传,心里还颇为向往,想要了解夏国的情况。
如今来到夏国,却是破碎了美梦。
难怪远在泰西的罗马人会说:“距离产生美!”
……
“齐国的使者,你觉得我大夏的风貌如何?”
当齐使来到夏都后,皇帝很是高傲的施以恩准,允许他觐见自己。
毕竟他这些年里,
因忙于平叛和玩乐,连大汉派来的使臣都少有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