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活动,以至于前三十年间,得以迅速发展。
可惜的是,
燕国发展迅猛,衰败的也很迅猛。
以至于让还未老死的一代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又瞧见身边的现状,生出恍如隔世的感觉来。
医者便是其中的一位。
他少年的时候,
前两代燕公的余晖还没有散去,故而还能听到开国之初的事迹,并读到当年之人执笔写下的书籍。
但及至长大,立下了要按照先贤教诲,成为一个对国家有利的人后,却悲伤的发现事迹已经被淡化,就连文章中的词句也被删改。
经历的事,也和自己年少时想的不一样。
“那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呢?”
何博啃着菜包,目光落在这位失意的离乡之人身上。
“我觉得可能是‘名实不符’导致的。”
对方仰头发出一声叹息,“镜中之物虽好,却没有根基,难以实现。”
“理念学说不能与事实相融,便要相冲攻杀,以至于兴也忽焉,亡也忽焉。”
“这话又是什么意思?”何博不耻下问。
对方便将自己通过二十年目睹之怪状,所总结出来的想法说了出来:
“社会公器自然为公,然而治理的肉食者却必然会维护自己的权力。”
“如此名实相对,没有大义名分伴身,即便是位高权重者,也会时时惶恐不安。”
要知道,
“人”是一种很神奇的生物,
他们的目光看着面前的事物,想法总是天马行空,会勾勒出一些超乎身边事物,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把人捏合在一起的概念来。
比如“家”,
比如“国”。
比如“天子”。
所以聪明人很轻易便能意识到,拿出一个可以说服他人,获得认同的理念,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