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完成后,王充便返回家乡,为当地太守服务。
不久后,又因为不满于官场的黑暗,怒而挂冠而去。
此后皇帝屡次下诏征辟,都坚辞不受,只在太守的请求下,出任过地方吏员。
没办法,
县官不如现管。
皇帝所在的洛阳距离遥远,
王充却还是要在太守手底下生活的。
但即便如此,
也比被两任皇帝当牛马使唤的王景好一些。
这给了王充足够的时间,让他能够将许多精力,用在著作《论衡》这本旷世奇书之上。
忽略还在为后辈挽尊的水鬼,何博继续夸赞着王充。
“如果说《明物》是近乎于道的‘技’,那么《论衡》足以称得上是‘道’了。”
前者的内容中,多是各种定理和例子,属于前人总结好成果,然后塞到后人口中,让其咀嚼消化,助其成长。
而后者,则是从自然大道的角度,教导后辈应该怎样看待世界。
那是涉及根本的智慧,能够为后来者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王充被上帝说的有些不好意思。
他自谦了几句,然后也回报起上帝的热情,称赞冥土的安宁。
“我见到您这样的存在,才能明白为何当年的墨子,会提出‘明鬼’、‘天志’的理念。”
人心皆有私欲,
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将私欲放在后面,把家国天下放在面前,并持之以恒,不忘初心,那便能够称之为“圣人”。
可惜鲜克有终,
尽善尽美的例子,遍观史册,也找不到几个。
想来也只有对人间种种没有需求,却又仁慈博爱、聪慧明断的上帝,才能让人世生灵追求的“理想乡”建成。
而且明明拥有改换山河的力量,却仍旧愿意顺应自然造化,让河流自由的奔走于大地之上,让草木快乐的张扬在阳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