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得以建立燕国,聚数十万人口,成海东盛地。”
“为何一甲子过去,其国便迎来覆灭,其君也荒唐至此呢?”
皇帝是知道,
末代燕公是在民众的一片骂声中,被汉军护卫着走出集安城的。
臣子就说,“人心似水,民动如烟,哪有长久依存于一地的道理呢?”
“何况燕国之立,在于其公。”
“一旦不公,又何来燕国呢?”
皇帝于是想起自己曾经与人交流过的,有关于燕国的问题,便摇了摇头道:
“集安的百姓未曾变心,变心的不过是坐在甘棠宫的那些贵人罢了。”
美好的东西总是转瞬即逝,
就像偶尔划过夜空的流星。
当其去后,留给抬头仰望的世人的,也不过浓黑的夜幕罢了。
虽然那样的黑暗,不会阻止后来人继续仰望满天星辰,对那深邃星空的追寻,
但欲望总会在世人眼前,遮住他们的视线,阻碍他们的前进。
团结的会变成一盘散沙,
亲近的会互相仇恨攻杀起来。
上下失信的燕国,
连权贵都只想着保全自身了,又哪来的力量去维护那点点星光呢?
皇帝随后又想起前汉的事情。
大汉之所以会失去当时的天命,
不也是因为如此吗?
只是较之燕国,大汉还能得到复兴的原因,除却光武帝的雄才伟略外,也跟地方上豪强的拥护脱不开关系。
因为前汉的郡国并行,已经让地方上许多势力,与之紧紧绑在了一起。
即便武帝的推恩令,也不是直接取消分封,而是让地方封君们自己去无限细分。
若分不到财产?
那只能怪祖宗无能,不能留够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