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宣称”
随着大流士的讲述,
新夏君臣们也为两河的混乱、波斯的崛起而惊叹着,同时对这个国家频繁的内乱发出感慨。
相国赵归就说:
“内乱永远停止不了,国家怎么可能不迎来衰亡”
大流士三世的上位,
本就得益于内乱,
登基后也一直在想办法平息内乱,只是没有太大的效果。
现在被人趁虚而入,
怎么能说是意料之外呢
夏君也说,“我算是知道,为什么那些贵族,愿意接受马国的统治了。”
马其顿之国,
按照大流士的说法,
基本上就是波斯的附庸,
其人文质,兼融其国兴起的半岛和跨海而来的波斯。
按照波斯的统治方式,
马其顿能算是波斯吗
能算!
绝无问题!
加上内乱频频,波斯贵族早就习惯了日换一主、夜换一君。
现在既然有一边疆封君兴起,要取代王室的天命,还有国王母、妻、子在手,为之站台,大家也就顺水推舟了。
代入诸夏的情况,
就是中山这个由白狄建立,但入赘周王室,完全诸夏化的国家,逐渐兴起,并逐鹿中原会盟诸侯!
如此一想,
也能……
哼!
也不能接受!
蛮夷怎么可能占领诸夏呢!
夏君终止了自己大胆的想法,又询问起赵归他们。
“既然波斯的天命发生了更迭,我们就要警惕起边境可能的动荡了。”
“阳关山道的修建,要不要再扩大规模”
赵归说,“这个要询问大良造。”
因为新夏大部分的诸夏种子来源于秦国,所以如今,新夏的官制也效仿了秦国,只是进行了一定的改造。
新夏的大良造,负责国中大工程的修建。
阳关山道的设计,便是出于他手。
于是夏君看向其人。
大良造说,“可以向前再修一些堡垒防备。”
“兴山走廊,犹如一个被破开的葫芦,中间狭长而两头宽阔。”
“如果想要防御完全,阳关前后都要防备,才能堵好这个口子。”
于是夏君就说,“寡人之后会跟司农商议。”
修墙,
是要钱的!
这个可不是一下就能解决的问题。
然后夏君又询问大臣们,“你们说,马国的军队,会在何时到来”
“今年绝对不会的!”
赵归说,“他收服波斯西国之地,就用了三年。”
“更不用说远离国都,本就不受其控制的东国之地了。”
越是繁华,
投降的越快。
毕竟那里的贵族太多,软肋也多。
但波斯东部,一向不如西边繁华,又跟许多不同民族混杂生活,有些人连波斯语都不会说,甚至都不认为自己是波斯人。
波斯国君都号召不了东部贵族们勤王,何况一个边疆兴起的军事领袖
而根据大流士本人的经历,
他也承认,
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