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吕不韦(2 / 3)

人的目光,成为他的臂膀。

必须要在嬴异人落魄的时候,他以救主的身份出面,才能获得对方最大的感激,取得最大的利益!

如此想着,

吕不韦停下了自己的脚步,深深呼吸几次,坐回书房,开始看起书来。

他曾经因为读书不多,被人嘲笑过,

也在接触了许多贵人后,知道他们对有想法有能力的人十分看重。

因此,吕不韦为了更加靠近权力,便努力学习起来。

他先学了此时身为世间两大显学的儒墨之说。

对于墨家“尚贤”的主张,吕不韦十分认可,因为他觉得自己是有才能的人,只是缺少伯乐的赏识,无法登入庙堂罢了。

但“节俭”却是不行。

因为世人一旦节俭起来,他那些昂贵的商品又怎么能卖出去呢

应该人人崇尚奢华,恨不得不断借钱,享受当下才好!

反正背债的又不会是自己,

自己只会通过对方借贷的行为,赚取更多钱财!

而对儒家的仁义,吕不韦也有些赞同,觉得世道稳定,才适宜让他这样的商人赚钱。

如果遍地都是强梁,他的生意也会不好做。

但太过仁义,又让吕不韦觉得不舒服。因为他是要赚钱的,岂能跟人谈感情

最后兜兜转转,

吕不韦找到了一本十分有意思的书:

《杂说》!

这本从齐国流传出来的书,并没有只记录一家之言,而是包容万象。

可能上一篇还在讲兼爱,下一篇就在讲“独善其身”了。

很多学者不喜欢这本书,因为它的内容飘忽不定,文章来源不明,无法判断它究竟是哪一家的著作。

如果说是源于齐国的稷下学宫

齐国那边学者也早就站出来否认过了,说从未写过这样的书册。

稷下诸子的言论,都是由他们自己整理成书的。

毕竟,

在这样的时代,知识是非常宝贵的。

稷下学宫不会那么随便的,去窃取他人的思想成果,更不会像《杂说》这样,一写一大本。

是故,

要想了解百家诸子之言,要么直接跟诸子辩论,要么就要费大量的钱财精力,求取相应书册,才能一窥其道理。

但《杂说》却像丝毫不在意里面珍贵的文章道理一样,写得多记得杂,将诸子之言统合于一书之中,而且文章之间,文字幽默风趣者有之,互相驳斥者有之,朴质实务者有之……

一书而已,

便能使人大开眼界!

吕不韦因此想着:

诸子之言,多只论其一家,然而一家之言,岂能言及天下之事

只有将百家杂糅起来,才能博采众长,以成一字无需再改的传世经典!

但著书这样的神圣之事,

他一个商贾,是很难做到的。

“如果有了足够的权势,到时招募文士客卿,替我著书,还有可能!”

吕不韦忍不住幻想起自己获得权力之后的事,然后便期盼起秦赵之间,能很快爆发冲突。

因为只有秦赵交恶,嬴异人的处境才会变得艰难起来,他才有机会,成为对方最大,甚至唯一的倚靠!<

最新小说: 我的房间通大明 赌博皇帝赵匡胤 魅影杀清明上河图悬案 吃饱了吧 被贬北疆?我爆兵横推皇都 吾乃崇祯,续命大明 乱世荒年:每日情报,粮肉满仓 我的岳父是太子 三国帝王系统 从煤山开始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