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是正在田中耕耘的农夫,
或是不远处流淌的大河,
神色之间,透露出十足的欣赏和自得。
很显然,
他们知道这种祥和的景象,是通过自己祖先的双手,艰难开辟出来的。
所以看着看着,
有个人就伸手指着一处古老的痕迹说,“这是始祖朝率领先人挖掘出的,新夏第一条水渠!”
“听说那个时候,新夏的人还很少,国君大臣都要像百姓一样生活。”
“如果不够贤能,不能带着国人走向更远的地方,君主也是可以被废黜的。”
“这跟典籍里提到的三代禅让,又何其相似啊!”
听到这样的话,于是又有人说,“三代至今已经有几千年了……这便意味着,中原祖地那边,几千年前便跟我们两百年前一样了。”
“真不知道发展了这么久,祖地那边会有多么的繁华昌盛。”
“哪有先行者就一定比后来者强大的道理呢!”第三人出声了,容色之间还有点愤愤,“我们新夏也是可以后来居上的嘛!”
“你们不要忘了,中原的汉朝,曾经要求我们称臣纳贡呢!”
而一提到这个,
这群学生便转移了注意,开始谈论起天下大势,以及关于“正统”的争夺来。
后者不必多提,
当新夏使者自觉在汉朝受到侮辱,宣布与之暂时断交后,新夏这边就涌荡起了这样的言论。
反正在没有用武力分出个高下之前,新夏是不会“自甘下贱”的。
至于前者,
得益于新夏处于诸夏和嬴秦之间,所以消息灵通者,总是可以了解到一些来自遥远地方的事情,培养起开阔的眼界。
而其中一名学生,正好是朝廷官员的孩子。
他将自己从父亲口中得知的事转述给了同伴们:
“西海秦国打算南下攻灭波斯了!”
“这是一件好事啊!”
同伴们听了,就拍着手附和起来,“波斯人的性子,就跟南边的身毒人一样莫名其妙,跟他们相处可太痛苦了!”
当年西海秦国的太祖嬴辟疆率军南下,明明是依靠了新夏的调和,波斯才得以保全社稷。
结果波斯王事后动用了惊世智慧,自觉新夏愿意出面做自己的说客,必然是对自己非常重视,舍不得自己毁灭的。
于是,
他就对新夏蹬鼻子上脸起来,一副“不给好处挽留我,我就转头走向别国怀抱”的模样。
新夏君臣对此,想了十天十夜,也没想明白其中逻辑。
最后只能放手,无语的看着波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表演着“我最棒,谁都要抢着讨好我”的独角戏。
现在这样的国家要被嬴秦兼并了,可真是让人一点心痛的感觉都浮现不了。
在旁边静静趴着,啃着水草的何博也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诸夏君子跑到域外,
本来就是要鞭笞世界各族,为诸夏开拓更广阔土地,建设更光明未来的。
不然,
是跑出来做善事,传播爱与和平吗
要知道,
文明是会兴衰起落的,
如果不趁着有条件的时候,为后人创造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