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杞国与隋国(4 / 5)

>“但要实在搀扶不起来……”

“那也不关我的事了。”

如此谈论后的第三年,

耕耘大宛之地得到丰收,民心也随之安定下来的杞国,便向着阳关发起了进攻。

初时,

隋国还派人过去,想用财宝安抚对方:

“两国友好,何必相争呢”

那位杞王就说,“我想要国家名实相符罢了。”

使者回道,“若是想得到诸夏的认定,隋国可以派遣使者,再联合秦、齐之国,前往中原,求天子为贵国正名。”

杞王对此,只是笑笑不说话。

使者这才放下了礼仪风度,怒斥起杞国的“无礼”,“果真是匈奴蛮夷的作风!”

杞王大怒,驱赶了使者。

在血脉文明上,

杞国拥有着和当年中山国一样的狂热。

而建国至今,

杞国上下也一再强调着自己的诸夏血统。

甚至因为其身负史册认证的“夏裔”身份,

体内也着实流淌着汉室册封的公主的血液,

这使得杞国在说起相关之事上,比起当年的中山国,更加理直气壮。

是故,

隋使的话语,怎么会不惹怒杞王呢

若非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对方已经被拉出去,以身殉国了。

就此,

杞隋之间的争斗,轰然而起。

只是阳关艰险,又有先前的准备,让杞王派去的士卒无功而返。

其后,

不甘心的杞王便御驾亲征至此,企图利用高涨的士气,还有充足的准备,一举攻克这通往新夏的大门。

而阳关路远,补给并不容易。

此前的轮战,虽然有所收获,但也消耗了大部分的储备。

因此,

当杞王再度拉开弓箭,射中隋军主将,令后者痛呼着从马上跌落时,阳关的陷落,也就成了定局。

“阳关……”

“唉!”

硬是要求旁观这场战斗的隋太祖见状,又是一阵摇头叹气。

“怎么总是守不好,让外敌进来呢”

何博听到他这样的抱怨,便在心里回道:

这狭长的谷道本就难守,

在诸夏君子过来之前,更是连所谓的“防守”概念都没有呢!

若放在原有的历史轨道上,

哪怕再过两千年,

这里也不会得到修缮,安置起几个要塞。

毕竟身毒人既没有长远的智慧,也没有统合上下的力量。

只能成为外族发泄欲望的通道,在里面畅快的进出,然后骑在身毒人身上作威作福。

“往好处想,杞国这次能攻破它,在于国君亲征,而非隋国守护不力。”

“由此可见,隋国还没有烂到骨子里,若能及时剜去腐烂的骨肉,指不定还能重振雄风,延长国祚。”

隋平想到自己那位称不上糊涂,但也绝对算不得聪慧的后人,只能自我安慰的点了点头。

而隋都德宁城中,

阳关陷落的消息先行传来,

杞王亲手书写的信件随后便到。

两份文书被皇帝摆在面前的桌案上,

最新小说: 人在大唐,父慈子孝 她不爱太子了 穿越之全村去逃荒 要什么江湖百美图,我有兵器谱! 凤凰展翅 浸春潮 古代种田日常 覆秦 千山风雪 科举状元郎:从书童开始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