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分奖项,新增最佳视觉效果等。以此激励工业技术创新,从而引导产业复兴。
在刘景看来,这就是笑话。
香江电影工业根基正在瓦解,人才北上,内资南下,技术奖就是无根之木。无法扎根不说,只能悬浮在表面上。这场改革如同在沉船上调换座椅,没有什么卵用。
最后,颁奖典礼去电视化,取消TVB转播,改为网络直播,这样能摆脱电视台剪辑限制。
有先进之处,但也就这样了。
没有老派势力支持,陈嘉尚的改革注定失败。
革命的阵痛他们不想承受,那么只能等死。
“我不是在改革奖项,我是在为香港电影守灵。”
燕都首映礼结束,几大主创聚餐,陈嘉尚喝了两杯,泪湿衣襟,说出了这样的话。
香江导演也好,演员也好,都对香江电影业爱的深沉,爱的执着,他们用各自的方式救市。
从好莱坞回来也好,北上内地也好,方式不同罢了。
刘景明白,在港片原教旨主义压力下,陈嘉尚想要选择一条尊严赴死的路。
于是直接驳斥,“没有产业根基的奖项,你连守灵的资格都没有。”
“我也想有产业根基,大厦将倾,不就是因为根基已空嘛。”陈嘉尚情绪激动。
“根基?呵呵,港片的根基在内地。没有内地在文化、人才上的滋养,怎么可能有港片的辉煌?港片唯一的出路,就是拥抱内地,主动融入内地,这才有一线希望。固守曾经的辉煌,最后只能你们几个人唱独角戏。”刘景也是喝了不少酒,但凡少喝一些,都不会跟陈嘉尚说那么多。
“嘉禾也是老牌香江电影公司……”
“错了!曾经嘉禾是单纯的香江公司,现在嘉禾是华娱电影公司。我们入驻嘉禾之初,内部掀起的那轮血雨腥风,你不会忘了吧?保守派、顽固派,全部清理了。效果你也看到了,当时的确元气大伤,差点嗝屁。缓过劲儿来,一路走强,朝气蓬勃。”刘景驳斥。
“嘉禾是个例,血肉在香江,灵魂在内地。其他公司,谁敢那样搞,谁先对手搞嗝屁。”陈嘉尚悻悻然。
“越是地方小,幺蛾子越多。你们一个个看不上王胖子,其实还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