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悦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但这还远远不够。
他们开始四处寻找投资人,参加各种创业路演活动。
在一次路演活动上,凌峰站在台上,紧张又激动地向台下的投资人介绍他们的项目。
他详细地阐述了充电桩市场的潜力、公司的运营模式和展规划。
然而,台下的投资人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兴趣,有人甚至直接质疑:“这个市场竞争这么激烈,你们有什么优势能脱颖而出?”
林悦在台下看着凌峰,心里既心疼又着急。
她知道凌峰为了这个项目付出了很多心血,不能就这样轻易放弃。
当凌峰回答完问题,有些沮丧地走下台时,林悦立刻迎上去,紧紧握住他的手,鼓励道:“峰,别灰心。
我们这个项目是有价值的,只是他们还没看到而已。
我们再继续努力,一定能找到合适的投资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不断改进项目方案,突出公司的创新点和差异化优势。
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们结识了一位对新能源行业非常感兴趣的投资人张总。
张总听了他们的介绍后,对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详细了解了公司的团队、技术和展前景,最终决定投资他们的分公司。
有了资金的支持,分公司正式进入了筹备阶段。
凌峰和林悦开始招聘员工,组建技术团队、运营团队和销售团队。
他们亲自面试每一个候选人,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有能力的人加入他们的团队。
在招聘技术团队时,他们遇到了一个难题。
他们需要一位有丰富经验的充电桩技术研工程师,但符合要求的人才并不多。
凌峰在网上布了招聘信息后,收到了很多简历,但经过初步筛选,只有少数几个人符合条件。
面试那天,凌峰和林悦早早地来到了面试室。
第一位面试者是一位年轻的工程师,他虽然有相关的技术知识,但缺乏实际项目经验。
第二位面试者经验丰富,但要求的薪资过高,出了公司的预算。
就在他们有些焦急的时候,第三位面试者走了进来。
这位面试者叫陈宇,他穿着一身整洁的西装,眼神中透露出自信和专业。
他详细地介绍了自己之前参与过的充电桩研项目,以及在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凌峰和林悦听了,眼前一亮,觉得陈宇正是他们需要的人才。
然而,陈宇也提出了自己的顾虑。
他担心公司的技术实力和资源能否支持他开展更深入的研工作。
凌峰立刻向他展示了公司的技术规划和研方向,以及已经取得的一些技术成果。
林悦则承诺会为他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展空间。
经过一番沟通,陈宇终于被他们的诚意和公司的前景所打动,决定加入公司。
随着团队的不断壮大,分公司的筹备工作也进入了尾声。
他们租下了一间宽敞的办公室,进行了精心的装修和布置。
办公区域划分合理,有研实验室、办公区、会议室和休息区等。
设备采购也顺利完成,一批先进的充电桩设备和研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