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央石坛:"北斗注生,南斗注死——今日我以星为媒,创'星位共振咒'!"他左手掐"南斗诀",右手操控无人机群组成六芒星阵,"天玑系统,同步全球卫星定位!"
随着APP上六个光点同时亮起,六尊石像突然齐声发出轰鸣。那些螺旋纹开始逆向旋转,露出藏在内部的青铜容器。容器里盛满了透明液体,萧凡认出那是《鲁班经》记载的"水银朱砂膏"——这种材料常用于海上航行的罗盘校准。
三、跨洋的聚灵阵
当第一缕月光爬上最大的摩艾雕像头顶时,石像群突然陷入诡异的寂静。张三昊注意到,每尊石像的底座都刻着不同的星官名讳,而这些星官组合起来,恰好是道教的"南斗六司"神职体系。
"它们在等待特定的星象。"林晚秋调出星图软件,"还有三分钟,南斗六星将同时出现在地平线上——这一现象每68年才发生一次。"她突然指向石坛中央,那里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凹槽,形状与他们寻找的天玑符完全吻合。
张三昊突然明白了什么:"所谓'聚灵阵',是让两种文明的能量形成共振。"他将自己的初授箓玉佩放在凹槽里,玉佩立刻发出莹白的光芒。随着光芒扩散,石像表面的汉字与波利尼西亚符号开始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一个全新的符文。
就在此时,大地突然剧烈震颤。六尊石像同时向中央倾斜,它们的影子在月光下拉长,最终交叠成一个巨大的星门。星门开启的瞬间,张三昊看到了不可思议的景象:一群穿着明代服饰的道士与波利尼西亚祭司并肩而立,正在绘制一幅横跨太平洋的海图。
"那是郑和船队的玄修队!"萧凡的桃木剑突然剧烈震颤,"他们在对抗什么?"
星门中的景象突然扭曲,一个披着黑色斗篷的人影从海图中走出。那人影摘下兜帽,露出一张被符咒覆盖的脸——他胸口的令牌上刻着"幽冥阁"三个字。
四、红土下的伏笔
当星门最终闭合时,中央石坛升起一块完整的甲骨。甲骨上的铭文记载着惊人的往事:永乐年间,郑和船队的玄修者与波利尼西亚巫师联手布下此阵,用以镇压从海底苏醒的上古邪祟。而阵眼的能量源,正是一枚天玑符。
张三昊拿起那枚终于现身的天玑符,发现符背面刻着一行小字:"地脉相连,四海一家"。他突然想起师父闭关前说的话:"真正的道术,从不是闭门造车。"
林晚秋的平板电脑突然收到一条推送,是她正在破解的母亲日记新章节。其中一页画着与石像底座相同的螺旋纹,旁边批注着:"赵妻魂魄,寄于地脉。破阵需聚七符,此为第六。"
萧凡突然指着石像群外围的红土,那里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符号——正是幽冥阁"十殿阎罗"中"泰山王"的标志。更令人不安的是,符号边缘散落着几枚现代子弹壳。
"他们来过了。"张三昊握紧天玑符,感觉符体传来阵阵灼热,"而且知道我们要找什么。"
夜幕降临时,三人站在最大的摩艾雕像下。林晚秋用3D扫描仪还原了完整的聚灵阵图纸,发现它与龙虎山禁地的镇魔阵存在某种数学上的相似性。萧凡则在石像的耳朵里找到了一张折叠的海图,上面标注着下一个目的地——南极。
张三昊打开天玑APP,看着全球阵法地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