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来不及,
还是靠唱诵,
新记忆中,夫子好像说过,要用北曲双调来演绎,
孤当年也听很多京城的娘子们传唱过,
只要带着共鸣的悲怆情绪,就一定能“过关”。
“俺曾见金陵...”朱高炽快速诵念一遍,而后挤出一副失落的表情,推开了偏殿的门。
随着门被关上,
朱高炽转过身,
不出所料,
朱元璋、朱棣等一众大明皇帝都已经在了,
他一下子成了所有视线的焦点,
朱棣看向他的眼神,
更是带着深深的冷意。
朱高炽强装镇定,马上挤出一副哀戚之色,朝着祖、父二人行礼,
“拜见皇爷爷,父皇,”
“请恕臣孙迟到之罪,”
“臣孙临出发来此前,脑海中突然涌现出林夫子散曲大作《哀江南》的新记忆,一时感怀地不能自已,”
“想着整理清楚过来奏禀。”
端坐主位的朱元璋,指了指桌上的稿纸,“可是,这份《哀江南》?”
朱高炽眉头微挑,
有不孝子孙,已经先一步拆了朕的台?
他赶忙上前拿起稿纸,看了一眼标题,
“《吴王子南洋漂流记》?”
“这是啥?”
“不是夫子的曲啊?”
朱元璋又抬手指了指桌面,“
“朱厚熜发现了两份跟林豪有关的记录,”
“你先看曲稿。”
朱高炽点了称是,
拿起桌上的另一份稿纸,先看起来,
“《哀江南》,作者:林豪;”
“...俺曾见金陵玉殿...”
诵读之际,
他在心中暗骂着朱厚熜不孝,
而后立刻酝酿情绪,
让自己的眼眸泛起晶莹之光,
门口排练好的悲怆声调,也随之而来。
“...放悲声唱到老。”
化身“名角”的朱高炽“成功”地将这曲的伤感氛围,演绎了出来。
“皇爷爷、父皇,”
“就是这首曲,”
“林夫子他老人家写着元末因战乱破败的京城景象,抒发世事无常、物极必反的感慨。”
“臣孙很想念他,”
“永远铭记着他的教诲。”
在场所有皇帝纷纷摇头叹息,
他们皆被朱高炽的演绎和解读感染。
朱元璋靠倒在主位椅背上,看向偏殿的天花板,“咱也是对他这曲的描写很有感触,”
“尔等都是没见过凋敝的京城,也就是元末的应天,”
“咱可是实打实见过的,”
“只是咱占领应天之后,恢复了他的繁华一面。”
“林豪这混球啊,脑子一贯是清醒的。”
朱高炽知道自己“过关”了,
心中顿时舒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