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她曾笑着对我说,桥洞里的回音最懂女儿心事。
有一年乞巧节,她独自一人来到桥边,对着悠悠水波唱起婉转的评弹。
那美妙的歌声,在桥洞间回荡,七孔桥竟神奇地将尾音化作七重涟漪,一圈圈荡漾开去,仿佛是桥在与她轻声应和,分享着她的心事与喜悦。
然而,命运的轨迹总是充满了变数与转折。
后来,我因工作的缘故,随科考队奔赴山海关测绘长城。
北国的风光与苏州的温婉截然不同,这里的山川大地,处处透着雄浑与苍凉。
在九门口,我见到了世上最让人心生感慨的桥。
那座铸铁索链桥横跨在冰封的护城河上,每一根铁环都冰冷而沉重,仿佛承载着无尽的历史沧桑。
仔细看去,每根铁环上都深深嵌着戍边将士的断刃,那是岁月留下的残酷痕迹,诉说着曾经的金戈铁马与血雨腥风。
守桥的老兵,面容沧桑,双手被岁月与严寒冻裂,满是老茧。
他用那双饱经风霜的手掌,轻轻摩挲着冰冷的铁索,神情肃穆而凝重。
“听,这是戚家军的金戈在说话。”
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将我带回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朔风呼啸着掠过铁索孔洞,出如呜咽般的声响,在这凄厉的风声里,我忽然毫无征兆地想起了云裳簪头那支点翠蝴蝶簪。
那支簪子,造型精美,蝴蝶振翅欲飞的模样栩栩如生,就如同云裳的灵动与活泼,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间。
在张家口的驿站里,寒风凛冽,窗外是一片冰天雪地。
我坐在简陋的桌前,喝着辛辣的烧刀子酒,试图驱散身体与内心的寒意。
店家端来配酒的莜面窝窝,盛在粗瓷碗里,碗沿结着一层薄薄的冰碴。
我将那辛辣的酒液一饮而尽,酒液顺着喉咙流下,带来一阵灼热之感。
然而,就在这灼热之中,我的味蕾竟奇妙地捕捉到了一丝平江路糖粥的甜糯。
那熟悉的味道,瞬间勾起了我对苏州、对云裳的无尽思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夜,大雪纷飞,整个世界仿佛被一层洁白的绒毯覆盖。
帐篷外,“风如拔山怒”
,我躺在牛皮帐篷里,辗转难眠。
借着昏暗的灯光,我拿起纸笔,给云裳写信。
“此间铁桥饮尽边关月,不及你窗前半阙《牡丹亭》。”
我将对她的思念与眷恋,一字一句地倾诉在信笺之上。
信写完后,我随手夹了一片从铁桥上取下的铁锈,想着或许这能让她感受到我此刻所处的环境,以及我对她的深深牵挂。
后来,云裳收到信后告诉我,她将那片铁锈放在绣绷旁,说它给新绣的《寒山积雪图》添了几分别样的苍劲,仿佛那北国的沧桑与苏州的温婉,在她的针线间奇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大理,那是一个充满诗意与浪漫的地方,天空的云如同蘸饱了阳光的棉絮,洁白而蓬松,肆意地飘浮在湛蓝的天空之上。
我与云裳在苍山脚下的白族小院里,度过了一段宁静而美好的时光。
云裳总是对自然的美景充满了热爱与敏感,她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