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阿婆的糖罐摆在灶台角,釉面裂了道缝,像她眼角的皱纹。
清晨五点,陶炉上的铜锅咕嘟冒泡,麦芽糖的甜香漫过青石板路,惊醒了巷口的老槐树。
阿婆总说这糖罐是光绪年间的,祖爷爷挑糖担时就用它装糖稀,罐底沉着枚磨圆的铜钱,说是能镇住糖的魂。
巷尾的阿辉骑着摩托冲进来,车斗里的西瓜颠得乱滚:&0t;阿婆,今儿要二十斤桂花糖,幼儿园搞活动!
&0t;阿婆正往糖罐里倒桂花,听见这话手顿了顿:&0t;桂花得半夜摘才香,你等得起不?&0t;阿辉挠头:&0t;幼儿园急着要呢,随便抓点呗。
&0t;阿婆把糖罐往灶台里推了推,釉面的裂缝在晨光里闪:&0t;糖魂要是跑了,孩子该嫌不甜了。
&0t;
晌午日头毒,阿婆戴着草帽去后山坡。
桂花枝在竹篮里晃,露水沾湿了蓝布衫。
路过王婶的杂货铺,王婶探出头:&0t;阿婆,有人出高价收你家糖方,说要改包装卖城里去。
&0t;阿婆摘花的手没停:&0t;祖爷爷说过,糖要守着老法子,不然会苦。
&0t;王婶撇撇嘴:&0t;现在谁还信老理儿,你看阿辉用添加剂,生意好得很。
&0t;
傍晚熬糖时,阿婆把糖罐摆在炉边。
铜锅里的糖稀泛起金黄泡泡,她用竹筷蘸了点放进糖罐,罐底的铜钱叮咚响。
隔壁的小虎扒在灶台边:&0t;阿婆,我妈说阿辉的糖有彩虹色,你咋不加点色素?&0t;阿婆刮着锅边的糖霜:&0t;祖爷爷说,糖色要像秋阳,太花了会骗舌头。
&0t;小虎舔着嘴唇:&0t;可阿辉说你这是老古董。
&0t;阿婆笑了,皱纹里落着糖霜:&0t;老古董才经熬呢。
&0t;
深夜的巷子里,阿婆打着手电筒摘桂花。
露水打湿了鞋面,她踮脚够最高的花枝,竹篮在腰间晃。
远处阿辉的作坊还亮着灯,机器嗡嗡响,飘来股甜得腻的香。
阿婆把桂花倒进糖罐,铜钱在罐底转了圈:&0t;祖爷爷,您说现在的孩子还爱吃这老味道不?&0t;风吹过槐树叶,像是在回答。
中秋前三天,阿辉哭丧着脸来找阿婆:&0t;阿婆,我那批糖被投诉了,说是甜得苦。
&0t;阿婆正在包糖方,牛皮纸上印着她手绘的桂花:&0t;添加剂放多了吧?&0t;阿辉踢着门槛:&0t;想快点出货,谁知道阿婆,你帮我救救急,就用你的糖罐熬一锅?&0t;阿婆把包好的糖方放进竹筐:&0t;糖罐只熬守信用的糖,你看这裂缝,是当年祖爷爷挑担时磕的,他说每道缝里都住着糖魂。
&0t;
十五的月亮升起来时,阿婆的糖摊围满了人。
孩子们举着兔子灯,吵着要尝&0t;会光的桂花糖&0t;。
阿婆打开糖罐,月光落进裂缝里,糖稀在铜锅里泛起银泡泡。
小虎举着灯凑近:&0t;阿婆,你的糖真的会光!
&0t;阿婆往他手里塞了块糖:&0t;是糖魂在笑呢。
&0t;
阿辉提着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