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是觉得心里像压着一块湿毛巾,沉甸甸的,拧不干也甩不掉。
大概是从上个月那次项目汇报开始的吧,明明领导只是随口问了句数据来源,我却在之后的一周里反复回想当时的语气,是不是哪里说得不够清楚,是不是眼神里的犹豫让他觉得不可靠。
公交车窗外的梧桐树叶子绿得亮,阳光透过叶隙洒在扶手杆上,晃得人眼睛有点花。
邻座的阿姨在打电话,声音不大不小,说着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好大学,语气里的骄傲像要溢出来。
我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屏幕暗着,没有新消息,可还是忍不住拿出来划拉两下,看看工作群有没有a自己,看看朋友圈有没有人点赞昨天的那条没什么意义的动态。
办公室里的空调总是开得很低,冷气裹着打印机油墨的味道,让人有点闷。
小张把一份文件放在我桌上时,嘴角似乎抿了一下,我盯着他转身的背影看了两秒,心里琢磨着是不是刚才递文件的动作太慢了,或者文件边角有点皱他心里在嫌弃。
其实小张平时挺和气的,上次还帮我带过早餐,可这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像藤蔓一样悄悄往上爬,缠绕着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
电脑屏幕上的报表数字跳来跳去,我却盯着标题栏呆,想着月底的绩效考核会不会因为上次那个小失误扣分,想着年底的晋升名单里有没有自己的名字,想着如果没评上是不是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晚上回到租的小公寓,钥匙插进锁孔的时候总会出轻微的“咔哒”
声。
开灯,把包扔在沙上,踢掉鞋子,地板冰凉的触感从脚尖蔓延上来。
冰箱里只剩下半盒牛奶和几个鸡蛋,犹豫了半天是煮面还是点外卖,最后还是打开了外卖软件,手指在屏幕上滑来滑去,看了二十分钟也没决定吃什么。
脑子里突然闪过下午同事无意间说的那句话:“你好像总是想太多。”
当时我笑了笑没接话,可现在坐在空荡荡的客厅里,这句话像颗小石子投进了心湖,荡开一圈圈涟漪。
是不是真的想太多了呢?比如早上出门前反复检查门锁,比如和朋友聊天时总要在心里预演好几遍措辞,比如看到别人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就开始猜测背后的意思。
周末的时候去了趟公园,人不算多,有老人在打太极,小孩在草坪上跑着放风筝。
我找了张长椅坐下,看着湖面呆。
水面上有几片落叶漂着,被风一吹就打个转,不知道会漂到哪里去。
旁边坐着一位晒太阳的老爷爷,手里拿着一本翻得很旧的书,时不时抬起头看看远处的风景。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爷爷,您看什么呢?”
他转过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看云呢,你瞧那朵,像不像只绵羊?”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天上的云确实松松软软的,像一团。
“我年轻的时候啊,也跟你们似的,心里装着一堆事儿,”
老爷爷合上书,放在膝盖上,“怕这怕那,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晚上睡觉都不踏实。
后来有一次生了场病,躺在医院里,看着天花板想,人这一辈子,哪能什么都想明白,什么都算计好呢?有些事儿啊,你越是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