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蹲在阳台角落,手指蹭过吉他琴身上的灰,那层灰薄得像一层雾,轻轻一擦就沾在指腹上,黑灰色的,蹭在牛仔裤上留下一小团印子。
这把吉他是高三那年同桌林晓送我的生日礼物,当时她笑着说“你不是总说要学吗,这下有理由了”
,我还记得那天她扎着高马尾,刘海别在耳后,露出光洁的额头,手里拎着吉他包,带子勒得她肩膀有点红。
那时候我拍着胸脯说暑假就练,结果高考结束后先是疯玩了一个月,后来又因为填志愿和爸妈吵了一架,吉他就被塞进了衣柜最底层,一放就是六年。
今天周末,本来想把阳台的杂物清一清,腾点地方放新买的空气炸锅,结果搬开纸箱的时候,吉他包从里面滚了出来,拉链没拉严,露出一小截原木色的琴颈,上面还贴着我当年贴的卡通贴纸,是只歪着脑袋的小熊,现在贴纸边角都卷了,颜色也褪成了浅黄。
我把吉他抱起来,琴身轻飘飘的,比我印象里轻多了,大概是因为这么多年没碰,连重量都变得陌生了。
拉开拉链,里面的琴弦锈得厉害,最细的那根甚至断了半截,耷拉在琴码上,像根没力气的头。
我坐在阳台的小椅子上,阳光从防盗网的格子里漏下来,落在吉他上,形成一个个小光斑。
突然就想起十年前的夏天,那时候我还在老家的县城读初中,班里流行养多肉,同桌是个叫陈默的男生,每天都拿着一个小喷壶给窗台上的多肉浇水,那多肉是绿色的,胖乎乎的,叫“玉露”
,他说这是他爷爷给他的,要好好养。
有一次我不小心把他的喷壶碰倒了,水洒了一地,多肉的花盆也摔在地上,裂了一道缝。
陈默没生气,只是蹲下来把多肉捡起来,用纸巾擦了擦土,说“没事,我再找个花盆”
。
后来他用一个酸奶盒改装成花盆,把多肉移了进去,还在盒子外面画了小太阳。
那时候我也想养一盆,跟我妈说,我妈说“养那玩意儿干啥,又不能吃,浪费钱”
,我就没再提,现在想想,其实那时候一块钱就能买个小苗,只是那点小小的愿望,就这么被自己放过去了。
手机响了,是小阿哲打来的,他说“晚上出来吃饭啊,老地方”
。
阿哲是我从小一起长大的,高中毕业后去了外地读大学,去年才回我们这个城市工作。
我跟他说“行啊,不过我得先把吉他拿去修修”
,他在电话里笑“哟,你还没把那破吉他扔了?当年是谁说学吉他没用的”
,我挠挠头“这不寻思着捡起来嘛,总不能让它一直烂在那儿”
。
挂了电话,我把吉他装进包里,拎着出门,小区门口就有一家乐器行,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戴个老花镜,手里总拿着一把小提琴在擦。
我把吉他递给他,他翻来覆去看了看,说“琴弦全得换,琴颈有点变形,得调一下,大概两百块”
,我点点头“行,您看着弄,明天能好吗”
,他说“没问题,明天下午来拿”
。
从乐器行出来,我想着反正没事,就去附近的花市逛逛。
花市在老城区,都是些小摊子,卖花的、卖花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