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到荧和派蒙路过时,眼尾微微一挑,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随即迎了上来,热情地说道:“二位姑娘也是去看请仙典仪的吧?真是太巧了!我刚才还跟这小子说呢,关了店早点去占个好位置呢!”
这掌柜名叫博来,他的袖口处沾有一层薄薄的灰尘,或许是因为他经常触摸那些古老的物件吧。他的指尖透露出一种温润的质感,仿佛经过岁月的磨砺一般。当他开口说话时,语速极快,就像倒豆子一样,让人几乎没有插嘴的余地。
“你们可别小看我这个摆弄老物件的人啊!”博来笑着说道,“这请仙典仪可是璃月的‘商业晴雨表’呢!去年帝君降下了十七条神谕,其中有一条说要规范玉石的开采。结果转天,港口的玉料价格就涨了三成!我前两年收的那批岫玉,就因为这波行情,价格直接翻了一倍啊!”他一边说着,一边兴奋地搓着手,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接着,博来继续说道:“再说今年,早就有各种风言风语传出来了。听说天权星凝光大人正在琢磨税务章程呢——她打算把神之眼持有者用元素力制造出来的岩石,不纳入矿物的范畴来征税。这要是真的定下来了,那搞建筑的、开矿场的成本可都得发生变化啊!咱们这些做买卖的,哪能不盯着这事儿呢?”
派蒙在一旁听得眼睛都瞪圆了,她不由自主地飘近了一些,然后压低声音嘟囔道:“税务定义……这可比学元素反应还要难呢。”
博来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他一边笑,一边摆了摆手,仿佛在向人们展示他的观点有多么有趣和独特。
“这才是璃月的妙处啊!”他大声说道,“就连街边卖菜的大妈,都能跟你谈论两句‘供需涨跌’呢!这里的人们对神谕和市场的关注度如此之高,使得这个商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岩王帝君可是七神中最古老的一位,数千年来,他亲眼目睹了璃月从一个小小的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大港。他的眼光精准无比!如果能抢先得知今年的神谕内容,说不定就能抢占先机,多赚上那么两文钱呢!这难道不是很实在的事情吗?”
听到“多赚两文”这句话,派蒙立刻来了精神,她兴奋地问道:“那掌柜的,您也说要往玉京台去吗?”
博来摸了摸下巴上的短须,连连点头,就像捣蒜一样:“没错!别去问那些街巷怎么走,就算我告诉你,你也会被绕晕的——直接朝着玉京台的方向走,一直走到最高处!那里可是垫高了青白玉的地基,周围还种满了万年青呢!站在那上头往下看,港口里的那些巨轮都变得像纸船一样小了。这样的设计,不就是为了让人们离天神更近一些吗?肯定不会错的!”
两次问路,答案竟然完全相同,这让荧感到有些意外。她向博来道谢后,脚步却不自觉地慢了下来。一旁的派蒙还在兴高采烈地计算着如果听到神谕能赚到多少钱,然而荧的心思却早已飘到了远处的玉京台。
她凝视着那高耸的飞檐,心中却沉甸甸的。这玉京台的建筑风格和华夏的古代宫殿如此相似,仿佛在诉说着两个文明之间的某种联系。
(真的好像啊。无论是璃月人还是华夏人,都有着一种深藏在骨子里的傲气。然而,这种傲气的来源却不尽相同。华夏人的傲气,是通过凡人的双手,将贫瘠的土地开垦成肥沃的粮仓,将险峻的滩涂开凿成畅通的道路,一步一个脚印,最终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