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指尖触到小壶的瞬间,眼前的景象骤然变换——竹林与晨雾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方雅致庭院:青石板铺就的小径绕着池塘,塘边种着几株垂柳,屋檐下还挂着串风干的兰草。这便是尘歌壶的世界,比想象中更显清净。
她和派蒙循着淡淡的铜铃气息,很快在厅堂的博古架上找到了涤尘铃。那铃铛小巧玲珑,铃身刻着细密的云纹,轻轻一碰,便发出清越的声响,仿佛能拂去心头的尘埃。
当带着铃铛走出尘歌壶时,阳光洒在竹林间,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而萍姥姥正端坐在竹林下的石凳上,面带微笑地等待着她们的归来。
“年轻人手脚就是利索啊,这么快就把东西拿到了。”萍姥姥见到她们,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仿佛春天里绽放的花朵一般。
荧紧握着铃铛,目光落在萍姥姥身上。她那历经岁月却依然精神矍铄的模样,让荧心中的疑惑愈发强烈。终于,她鼓起勇气,直视着萍姥姥的眼睛,问道:“您是仙人吗?”
“仙人……”萍姥姥轻声重复着这两个字,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她的眼神里掠过一丝悠远的笑意,似乎回忆起了曾经的岁月。
“这两个字,我老婆子可很久没有听人正经提起了。”萍姥姥缓缓说道,语气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感慨。
荧静静地听着,心中暗自思忖。她不禁想起了之前与萍姥姥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和言语,此刻却都显得格外不同寻常。
“至于我是不是仙人,孩子,你心里难道不明白吗?”萍姥姥的话语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划破了荧心中的迷雾。
(不愧是璃月活了千年的仙人,当真是一眼能看出些什么。)荧心中暗自感叹,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要隐藏好自己真实想法的决心。
派蒙一边挠着头,一边皱起眉头,脸上露出十分困惑的表情,嘟囔道:“唔……感觉好像明白了一些,但又好像还有些地方不太明白呢。不过婆婆,您就这样轻易地把铃铛交给我们了?您难道就不觉得奇怪吗?岩王帝君刚刚出事,我们就这么急匆匆地赶来找您要铃铛,要是换作其他的人,恐怕早就对我们产生怀疑了吧。”
萍姥姥听到派蒙的话,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惊讶或疑虑,她只是缓缓地摇动着手中的蒲扇,那动作轻柔而优雅,仿佛一阵微风拂过平静的湖面。她的语气也如同那池塘里的水一般,平静而温和:“呵呵,傻孩子啊,在璃月港,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仙人离去,也不知道因此引发了多少风风雨雨。但无论是哪一次,大家都会按照规矩,先将「送仙典仪」办得妥妥当当、体体面面的,然后再去安排其他的事情。”
她顿了顿,眼神里多了几分郑重:“现在倒好,一个个都只顾着喊着「抓凶手」,却把最该办的「送仙典仪」抛在了脑后,在我看来,才是本末倒置。你们来借铃铛,我揣摩着,大概是哪位老朋友终于看不过眼,出来主持大局了吧。所以,我又怎么会不肯借铃铛给你们呢?”
“要是您的「老朋友」借了不还呢?”荧眨巴着眼睛,顺着她的话轻声问道,似乎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不还?”萍姥姥闻言,突然像是听到了什么极其好笑的事情一样,“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她笑得那么开心,连眼角的皱纹都被挤成了一团,仿佛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