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见闻(1 / 3)

顺着工匠临时搭建的木台登上高处,一幅用石灰画出的巨大规划图赫然在目。

郑和手持木棍,指着王府选址中央:“此处为王府宫城,按照《大明会典》规制建造,黄瓦朱门,以备殿下起居理事。

但您瞧这周围!”

木棍划向王府东侧:“此处规划为皇家学院,占地三百亩。

皇孙殿下亲拟章程,设算学、格物、航海、异域文译四科。

算学教珠算与西洋筹算,格物讲矿冶与农事,航海课由老水手传授针路之术,文译则培养通事人才。

学院藏书楼已从应天府调运典籍三万卷,日后还要收集西洋番书,供学子研读。”

朱权眼中闪过讶异。

他在南京时曾听闻皇孙提议改革国子监,却没想到会在新洲先行实践。

木棍又指向另一边道:“西侧这片区域,是皇家银行。

皇孙殿下言,新洲地处西洋要冲,贸易日盛,需有专司金融之所。

对内发行新洲通宝,与大明宝钞等值流通,避免银钱兑换纠纷;

对外则办理跨洋汇兑,日后商贾在忽鲁谟斯采购香料,无需携带重金,凭银行票券便可支取。”

郑和顿了顿,又指向南北两侧:“南边是市舶司与番商馆,北边是火器局与造船厂。

皇孙殿下说,王府居中央,是为镇住气运;

周围设施环伺,方能撑起新洲的筋骨。

您看这整体布局,恰似一张巨网,将政务、教化、经济、军事尽数囊括。”

朱权凝视着规划图,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木台。

他忽然想起临行前皇孙私下召见时说的话:“王叔此去新洲,非为裂土封侯,实为大明开疆拓土。

那里不是流放之地,是未来的西洋都会。”

当时他尚有疑虑,此刻才恍然大悟。

朱权仍有顾虑道:“可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耗费多少物资?

北平修建王府时,调动工匠千余人,耗时三年方成。

新洲这般规模……”

郑和听朱权提及工程耗费之虞,面上并未显露急色。

只是躬身时袍角扫过石阶,带起细尘,笑道:“殿下所虑极是,新洲初建,每一分物资都当用在刀刃上。

只是殿下有所不知,这新洲境内藏着一处‘火脉根基’。

有了它,非但工程耗费能省大半,还能为大明添上一桩绝世利器。

臣请殿下随我去看一看,便知其中究竟。”

朱权闻言先是一怔,随即颔首:“既如此,那便有劳郑大人引路。”

一行人从观景台下来,换乘的木轮车车辕裹着一层软布,手握上去不硌手。

车轮是硬木裹了铁箍,滚动时“轱辘……轱辘……”的声响很沉,碾过土路时只轻微颠簸,比寻常马车稳当许多。

沿途已不见先前主街的规整商铺,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拓宽的土路。

路面被牛车碾出深浅一致的辙印,却无积水坑洼,偶有风吹过,卷起的尘土也带着湿润的土腥气,想来是清晨刚洒过水。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远处便传来隐约的车轮滚动声,还夹杂着“叮铃”的铜铃声。

那是牛车上系的铃铛,怕**走散。

朱权掀

最新小说: 匪殿下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怼天怼地怼极品【我似张狂】 藏钟 三国非演义:狼啸白门楼 乱世边军,开局一馒头换亡国女帝 这个书生有点凶 美貌废物被迫登基后 凤临异世将军的刁蛮王妃 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