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宇坐下时,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了——刚才那个画面,和现实分毫不差。
中午去食堂,他走到川菜窗口前,心里莫名地觉得今天会有糖醋排骨。
果然,打菜阿姨掀开保温桶的瞬间,浓郁的酸甜味扑面而来,红亮的排骨在卤汁里闪着光。
他的室友张大了嘴巴:“赵宇,你怎么知道今天有糖醋排骨?你是不是偷偷看了食堂菜单?”
“猜的。”
赵宇含糊地回答,手里的餐盘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周末去市中心的书店,他在路上走着,突然觉得下一个转角会遇到高中同学李薇。
他和李薇已经三年没联系了,正想着,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对面的奶茶店走出来,果然是李薇。
对方也很惊讶,两人聊了很久,还约了下次一起看展。
这些“预见”
起初只是模糊的片段,像透过毛玻璃看风景,后来越来越清晰,甚至能“看到”
细节。
他能提前知道下节课老师会抽谁回答问题,能“看见”
图书馆哪一层的自习室有空位,能在考试前“闪过”
几道可能出现的题目。
他的大学生活彻底变了。
以前总是踩点交的论文,现在总能提前一周完成,论点新颖,论据充分;从不参加的社团活动,他“预见”
到某次活动会有重要的业界大佬参加,提前做了准备,得到了大佬的赏识;甚至连打游戏,他都能“看到”
对手的下一步操作,胜率飙升到99。
同学们都说赵宇“开窍”
了,从一个平平无奇的哲学系男生,变成了自带“主角光环”
的存在。
有人说他报了什么神秘的培训班,有人说他走了狗屎运,只有赵宇自己知道,这一切都源于那根神秘的网线。
他开始享受这种“未卜先知”
的感觉。
早上出门前,他会在脑海里快“预览”
一遍当天可能生的事,然后像玩游戏一样规划路线,避开麻烦,抓住机会。
迟到、挂科、错过重要通知……这些曾经困扰他的问题,现在都不复存在。
他甚至开始有点得意,觉得自己掌控了命运的方向盘。
“赵宇,晚上一起开黑啊?”
室友小王拍了拍他的肩膀。
“不了,”
赵宇看着电脑屏幕上即将到来的“预见”
——小王今晚会在游戏里因为队友失误而暴怒,摔了鼠标,“我晚上要去图书馆查资料。”
果然,晚上他从图书馆回来时,看到小王正对着摔坏的鼠标唉声叹气。
他开始依赖这种能力,甚至有些上瘾。
考试前,他会刻意“寻找”
可能的题目;和女生约会前,他会“预览”
对话内容,确保万无一失;就连买零食,他都要先“看到”
哪种口味会中奖。
但随着能力的增强,一种莫名的担忧也在他心里滋生。
有一次,他“预见”
到自己在期末考试中会遇到一道从未复习过的纲题。
鬼使神差地,他在考试前一天晚上,“不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