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结出了一枚鲜红的番茄,果实饱满,表皮泛着光泽。
“一粒种子,一周结果,不管是蔬菜还是粮食,都能达到这个度。”
叶云天拿起培养皿,阳光透过玻璃,番茄的果肉清晰可见。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果月瞳素能大规模应用,全球粮食短缺问题将迎刃而解,沙漠里能种出森林,贫瘠的土地能变成良田。
“这是划时代的成果,为什么不公开?”
他问。
林月瞳的脸色暗了下来,林月彤接过话头,声音比林月瞳更冷静:“因为不稳定。
我们培育的第一批作物,第七天结果,第八天就开始枯萎,三天内全部坏死。
更可怕的是,坏死的植株会释放一种无色无味的毒素,渗进土壤后,再种新的种子,根本无法芽。”
“我们还没找到解决稳定性的办法。”
林月瞳补充道,“如果现在公开,万一有人盲目推广,后果不堪设想。”
叶云天看着培养皿里的番茄,又想起自己的云舟o号——同样是看似成功,却藏着未解决的隐患。
他拍了拍林月瞳的肩膀:“别急,慢慢来。
需要设备或者资金,随时跟我说。”
那天之后,叶云天一边推进云舟o号的动物实验,一边关注着林月瞳姐妹的研究。
云舟o号的进展很顺利,从白鼠到兔子,再到小型犬,传送成功率越来越高;林月瞳姐妹也找到了一些线索,怀疑是月瞳素中的某种分子结构在植物结果后生了逆转,导致毒素释放,但始终没能找到破解的方法。
变故生在2o25年的夏天。
叶氏集团突然遭遇资金链断裂——叶云天的父亲在海外投资时被骗,集团核心产业受到重创,别说继续资助云舟o号的研,就连维持集团运转都成了问题。
叶云天收到父亲的电话时,正在调试云舟o号的跨城市传送系统,实验台上还放着两张未录入的核心数据卡——那是他熬夜算出的“空间坐标校准参数”
,没有这两张卡,云舟o号无法实现长距离稳定传送。
“云天,实验室的经费……可能要停了。”
父亲的声音在电话里很疲惫,“集团现在自顾不暇,你那边……先缓一缓吧。”
叶云天挂了电话,盯着实验台上的云舟o号。
机器的银白外壳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像是在无声地抗议。
他试着启动机器,屏幕上弹出“数据缺失”
的提示——那两张数据卡还没来得及录入,就因为经费中断,连实验室的门都快进不来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叶云天四处奔波,想为云舟o号寻找新的投资方,但没人愿意相信“空间穿越”
这种“天方夜谭”
;他去找林月瞳,却现敏青大学的植物实验室也贴上了封条——林月瞳姐妹的研究同样因为经费问题被迫中止,据说她们带着实验数据回了老家,从此没了消息。
2o25年深秋,叶云天最后一次走进“光隙实验室”
。
他把云舟o号的设计图纸、实验日志和那两张未录入的数据卡,一起放进了实验室角落的铁皮柜里,上了锁。
机器的电源被拔掉,淡蓝色的光晕再也没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