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摊冒着热气,学生们背着书包三三两两地走在路上,笑着闹着,像一群快乐的小鸟——这是1号宇宙最普通的清晨,却让我想起2号宇宙的地下生态舱,那里的孩子只能在虚拟屏幕上看到“阳光”
和“绿植”
,从未真正感受过这样的清晨。
走进三中校门时,早读课刚结束,走廊里满是学生的笑声。
我熟门熟路地走到初三(2)班的门口,班主任王老师看到我,有些惊讶:“艾教授?你今天不是请假了吗?怎么还来学校了?”
“有点放心不下学生,想再来上最后一节课。”
我笑着说,这话半真半假——放心不下是真的,但“最后一节”
却是藏在心里的秘密。
王老师没多想,笑着点点头:“那正好,下节课是物理课,我去跟学生说一声。”
走进教室时,学生们立刻安静下来,接着爆出一阵掌声。
林晓坐在第三排,看到我,眼睛立刻亮了起来,挥着手小声说:“艾教授!
你终于来了!”
我走上讲台,放下手里的课本——那是我特意带来的,想留给林晓,里面夹着一张纸条,写着“宇宙很大,总有属于你的星光”
。
我翻开课本,正好是“宇宙的无限可能”
那一课,昨天没讲完,今天刚好补上。
“我们昨天说到,虫洞是连接不同宇宙的‘桥梁’,但你们知道吗?其实每个人的人生,也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和未来,连接着自己和世界。”
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四十多双明亮的眼睛,突然觉得喉咙有点紧,“宇宙很大,有无数个平行世界,每个世界都有不同的风景,但无论在哪个世界,‘希望’都是最珍贵的东西——就像1号宇宙的阳光,无论多冷的冬天,它都会准时出现。”
学生们听得很认真,没人说话,只有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
我讲得很慢,把所有关于“宇宙”
的知识都揉进简单的例子里,像是想把这一年的“艾教授”
身份,都融进这最后一节课里。
下课铃响时,我合上书,看着学生们:“这是我给大家上的最后一节课了,以后,会有新的老师来带大家探索宇宙。”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林晓第一个站起来,声音带着点哭腔:“艾教授,你要走了吗?去哪里啊?还会回来吗?”
其他学生也跟着点头,眼里满是不舍。
我拿起课本,走到林晓面前,把书递给她:“我要去一个需要我的地方,可能不会回来了。
这本书送给你,里面有我整理的笔记,希望你以后能一直喜欢物理,一直对宇宙保持好奇。”
林晓接过课本,紧紧抱在怀里,点了点头,没再说话,眼泪却掉了下来。
我走出教室,学生们跟在后面,一直送到校门口。
阳光洒在身上,带着1号宇宙特有的暖意,把影子拉得很长。
我回头挥了挥手,看着那些熟悉的笑脸,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又像空了一块——这里有我伪装的身份,有我短暂的温情,有我从未敢奢望的“平静”
,可现在,我必须离开。
坐上去往仓库的出租车,我看着窗外